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颜色》学生习作精评稿

(2023-02-11 19:09:41)
母亲的颜色
远处矮小的楼房咬着红透的夕阳,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冲去,一进门就急不可待地叫了一句,妈,我回来了,这是必不可少的。母亲立马回道洗手吃饭。我刚脱下鞋冲进厨房,看着三碗冒着热气的菜,连忙帮母亲端菜,看着母亲发烫的手,红的和夕阳一样,母亲的颜色是红色的。
一周的衣服,装满了两个盆,母亲从来不让我自己洗,他心疼我的身体和时间,总是毫不犹豫的夺过脏衣服,又转头叫我好好学习。每次母亲都会把白的衣服挑出来,其他颜色的直接用洗衣机洗,白色的衣服是用水浸。然后撒上洗衣液,坐在小板凳上,用力地搓着衣领,衣袖和胸口。为了早点洗完晾干,母亲往往会等到深夜。灯光下,母亲瘦小的身影背上发白的双手,显得格外亮眼。母亲的颜色是白色的。
在家里,母亲陪我读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的封面是蓝色的。我把书摆在中间,我拿一支笔,母亲也拿一支笔。他教我怎样读懂文章的深层含义。他把文章当做阅读理解,让我说他在书上勾勾画画。明亮的灯光下,母亲两只明亮的眼睛在蓝色封面的反射下愈发湛蓝,母亲的颜色是蓝色的。

 

 

(备注:红色字代表删除,蓝色字代表添加,    内是需要补写的部分,【紫色】代表修改说明。)

 

点评稿

亲爱的陈同学:

从这篇文章的遣词用句来看,你是一个善于驾驭文字的孩子,开头一句“远处矮小的楼房咬着红透的夕阳”写得多好啊,运用环境描写和夸张的修辞,一下子将读者拖入了你的世界,真棒!

来,我们先梳理一下全文结构,掌控“全局”后再去关注细节。

开头:缺少开头。

主体:

1.做饭的母亲

2.洗衣服的母亲

3.陪我阅读的母亲

结尾:缺少结尾。

将文章按照“开头、主体、结尾”这样一梳理,振宇同学你发现了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了吗?是啊,那就是缺少了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好比乐曲定调,紧扣“两蹄儿”总领全文,便于下文的生发、延展。好的结尾则能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作文主题得到充分发挥,给人“余音不绝”,甚至“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因此,你要记住,要想文章写得好,开头、结尾不能少。

接下来,跟老师一起去字里行间做到具体修改吧,边学边改边深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信通过不断地学、思、运用实践,你的作文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好!

母亲的颜色

陈振宇

有人说,母亲的颜色是(    );有人说,母亲的颜色是(    );还有人说,母亲的颜色是(     );而我说,母亲的颜色是(      )。

【修改说明: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开头可千万千万不能遗漏啊。在这里,老师抛砖引玉,用一个简单的排比句式开头,直接点题,引起下文。相信聪明的你回想第一节课的内容,一定能写出更多扣题并优美的开头,快来试一试。】

夏日,远处矮小的楼房咬着红透的夕阳,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冲去,一进门就急不可待地叫了一句:“妈,我回来了。”必不可少的话总会引来母亲的(     并立马回道:“洗手吃饭”闻着(       )的饭菜香,这我哪儿还能忍得住啊,        脱下鞋冲进厨房,看着三碗冒着热气的菜,我(       )。看着一脸馋猫儿样的我,妈妈(       )地打趣道:“(                )。”闻言,我连忙     )似的帮母亲端菜,闷热的厨房热得母亲(       ), 看着母亲红扑扑的脸颊发烫的手,红和夕阳一样,母亲的颜色是红色的。

【修改说明:这是母子间多么平凡却温馨的画面啊,这样美好的画面哪能少得了描写呢?快快回忆一下这一幕幕熟悉的画面,放慢记忆中的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将这段文字写得更细腻吧!】

攒了一周的衣服,装满了两个盆,在我心中,母亲似乎一直像个(     ),总有那么多用不完的精力:不仅白天要上班,辛苦了一天下班后,她也不得空,一下子(     ),一下子(      ),一下子又到了(      )的时间。至于我的衣服,母亲从来不让我自己洗,心疼我的身体和时间,总是毫不犹豫夺过脏衣服,又转头叫我好好学习。我坐在书桌前,(       ),用眼睛的余光(      )地偷瞄着母亲,我发现每次母亲都会把白的衣服挑出来,其他颜色的直接用洗衣机洗,白色的衣服是用水浸然后撒上洗衣液,坐在    )的小板凳上,(    ),用力地搓着衣领衣袖和胸口。为了早点洗完晾干,母亲往往会到深夜。灯光下,母亲弯曲的身影投射在白衣服上,瘦小的身影背上发白的双手,洗得雪白的衣服呼应着她被水浸泡得发白的双手,这个画面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显得格外亮眼。母亲的颜色是白色的。

【修改说明:写文章要牢记不能脱离实际,开头“攒了一周的衣服,装满了两个盆”借鉴了例文,但例文作者的写作背景不一定和你相同。你在本段刻画的是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如果勤劳是母亲的颜色,她又怎么会攒满了两个盆再洗呢?还是你的实际情况是住宿生,每周回来一次?】

在家里,每天入睡前,母亲都会陪我读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的封面是蓝色的。我把书摆在桌面中间,我拿一支笔,母亲也拿一支笔。她(     ),拿着笔,(      ),手把手地教我怎样读懂文章的深层含义。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用(    )的嗓音指导我:“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把文章当做阅读理解,让我说他在书上勾勾画画,做做批注,外国文学也没什么好怕的明亮的灯光下,母亲两只明亮的眼睛在蓝色封面的反射下愈发湛蓝,母亲的颜色是蓝色的。

【修改说明:将描写与修辞作为你写作路上的两件必备“神器”吧,用生动的描写代替直白的陈述,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吧。

是啊,母亲是(     )的红色,是(     )的白色,也是(     )的蓝色,甚至她还拥有许多许多美好的颜色,这些颜色交汇在一起,如同(       ),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母亲正是用她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地教导我要做一个(   )、(     )的人。母亲,我永远(     )你!

【修改说明:同样的,结尾也万万不能丢,不然不就成了“虎头蛇尾”了吗?此处老是补充的结尾仅仅作为一个例子,只要你不忘左手扣住“文题”,右手升华“主题”,你的结尾也一定精彩!】

 

亲爱的陈同学:

首先恭喜你又一次挑战了自己,完成了又一次的习作练习,这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真棒!分析整篇文章,共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希望你在后面的习作练习中一定要注意了:第一,文章少开头和结尾,结构不完整,没能很好地做到“首尾点题”;第二,本文的借鉴部分占总篇幅较高的比例,例文的作用是让我们看到优秀的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又是如何运用文字的,至于文章的内容,还是要紧密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真事,抒真情,同时,运用描写和修辞,将叙事写得更加生动。成功总是偏爱努力的人,继续加油吧孩子,老师相信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遇见
后一篇:作业那些事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