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孩子考试焦虑,父母怎么办?

标签:
健康心理育儿 |
分类: 杂文系列 |
考试的意义是检测孩子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面对考试,有些孩子会紧张,而适当的紧张感可以对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还有些孩子会有焦虑感,从而影响考试成绩,严重的会影响身心健康。
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心理特点,帮助孩子进行考前辅导,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制度合适的考试目标,让孩子容易达到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
考试是检测孩子平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知识的一种方法,有些孩子在考试前会有不程度的焦虑情况,有些焦虑对于孩子来说会有紧张感反而起到促进的帮助,而有些孩子面对焦虑会非常没有自信,甚至会影响考试成绩。
帮助孩子找到自信渡过考试焦虑
心理:大宝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口中的孩子,无论是性格还是成绩都非常出色,我们从来没有为孩子的学业操心。可是到孩子高考还有两三个月的时候,大宝的性格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沉默无言,甚至有些暴躁。
有时我们多问孩子几句学业上的事情,大宝还会发脾气。后来我和先生经过了解发现孩子这样的情况来自于考试焦虑,因为大宝一直以来对自己都有很大的要求,就算周围人没有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大宝自己都会对自己高要求,当情绪无法释放时就会形成焦虑。
心理专家:对此我们告诉孩子考试前紧张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过度的紧张反而会考不出好的成绩,平时只要做好复习和计划,按照孩子平时的能力完全可以考出好的成绩,因此无需过多的担心。在我们的鼓励下,让孩子参加一些业余活动,将压力和焦虑降低轻松的学习和考试。
父母给孩子过高的学习目标,不停告诉孩子自己供孩子上学有多不易,如果考上不好的大学就对不起家人的期望,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心理咨询:那么父母应该按孩子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给孩子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与孩子一起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当实现了每一个小目标时就要奖励孩子,让孩子在实现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尊重,对于之后的学习更有动力。
考试前准备不足。父母告诉孩子用正确的思想面对考试。只要做好复习,了解知识技能,对于考试题型充分了解才可以面对考试胸有成竹,有效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不足。父母的打压式的教育,让孩子产生不自信的表现,那么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行为。
最后,父母要理解孩子。
孩子在考试前已经非常着急,他们要的不是父母的督促而是情感和学业上的支持,因此父母要知道孩子到底哪里需要帮助,多跟孩子进行交流,而不仅仅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平时要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不要让过高的期望带给孩子太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