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共情,无法自控的共情力会怎样?怎样体会共情?

(2022-05-23 10:11:22)
标签:

健康

心理

分类: 心理百态
什么是共情,无法自控的共情力会怎样?怎样体会共情?

  从心理学中“共情”的概念出发,来说明共情的含义及重要作用。试图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明白共情的意义及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同时也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常识。
  共情,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词汇,也称为同感心、同理心等,通俗说就是人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问题,人所具备的换位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共情能力的有无、大小,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心情,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它是有效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心理咨询师: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十分重要。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就会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就会产生善举,这种善举相互传递,会使社会更和谐。既然这样,那就不妨让学生了解这些心理学常识,体会心理学行为,初步学会用心理学知识与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以改善自己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内容可以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结合来进行,下面是我曾经实践过的心理课的节选,与大家分享。
  体会共情
  为了大家有一个深刻体会,我想请同学们来参与一个小游戏:模拟盲人走路。准备好眼罩,以绳子或人墙为障碍物,若干气球作为陷阱。说明规则:
  心理专家:从A点走到B点(事先设计好路线),这点任务对目前在座的同学来说,太容易了。现在要增加难度,要求你们蒙上眼睛走,并且等你们蒙上眼睛后要在这中间的不确定位置扯上绳子或站上人墙,脚下也可能会有陷阱,你们碰上后要绕过去,如果把气球踩破,那就掉到陷阱里了。你们走一遍试试。
  (一)每走一人尽量把障碍物换到不同的位置。(走几人根据情况而定。)
  (二)最后以两人为一组,一位同学蒙上眼睛,另一同学不蒙眼,拉着手走过去。(注意学生活动中的安全。)
  (三)谈感受。(盲人的感受,帮助者与被帮的人的感受。)
  我们刚才进行的这个活动,目的是想让同学们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共情能力。你要是拥有了这个能力,在你身上就会发生很奇妙的变化。你要是不信,你可以按我下边说的做。当你父母下班回家时,你迎上去说:爸,妈“今天很累吧。”同时双手捧上一杯水。我保证,你马上可以在你的父母面前树立起光辉形象,他们再也不会唠叨你不懂事,体会不到他们的辛苦了。很简单吧?当然,如果临睡前能给他们端去一盆洗脚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法自控的共情力
  共情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范围,你就会遭到一种“反噬感”。
  1、产生共情疲劳
  共情力未必是一份礼物,拥有它有时会成为烦恼。
  就像演员沉浸在演绎角色的心境中一直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不停地汲取着,就好像把别人身上经历的事物安放在了自己身上,无形给自己增添了负担。
  当被情绪淹没的时候,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就会凸显,成为你的困扰。
  2、感到孤独苦闷
  心理咨询:过度的共情力往往起不到维系人际关系的作用,因为大多数人在面对情绪的高刺激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处理不了怎么办呢?
  就有可能选择封闭自我,对人际交往保持消极的预期,陷入负面的循环当中。
  3、容易陷入利益式往来
  拥有共情力的你,是否常常扮演着亲友的“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角色?
  尽管自己不情愿,却总是变成身边朋友的情感导师。
  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情感问题或者人生困扰,失去了单纯的分享式生活交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