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孩子说离婚的事?父母怎样做好这种关系处理?

标签:
健康心理情感育儿 |
分类: 心理百态 |
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分裂与残缺的现状。其实,不管男女双方的学历有多高,个人素养有多好,对于如何跟孩子说“父母离婚”这件事,都是件伤心伤神的头疼事。
父母离婚之后,要经常的和孩子交换信息、感受。鼓励孩子表达、问问题,给予孩子明确的答案。告诉孩子作出离婚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感到十分歉疚和难过。这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一直是在乎自己的,自己没有被忽略。另外,当父母表达了对离婚的伤感之情,孩子也就知道可以不加掩饰地表达心中的忧伤了。
心理测试:孩子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有权知道真相。父母越是能告知客观真相,孩子就越没有被隐瞒、被欺骗、被糊弄的感受。父母在告知的时候越认真,孩子才会越快地认识到家庭局面确实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了。而越早认清现实,越容易让孩子尽快走出来,去直面新的生活。只要父母好好和孩子说,孩子会慢慢理解,也会通过父母的离婚,领悟到人生中比较正面的经验和道理。
心理咨询师:当孩子在两个家庭来往时,父母不要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心腹、同盟或抚慰自己创伤的主要精神寄托。这样无疑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应该自由地开始自己的生活。父母需要疏通其他家人的思想,避免双方家人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另一方。无论怎样,孩子的利益是家长需要重点考虑的。
作为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爱孩子的,即使以后空间上不生活在一起了,对孩子的爱始终都不会变,离婚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也是父母为彼此之间的伤害画上一个休止符,也是一种重生。离婚后父母应该善待自己,与此同时也要善待自己的孩子。
找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家里客厅或者某个卧室)由父母其中一方(抚养权归属一方最佳)与孩子单独沟通。原因:有些孩子已经有了家丑不可外扬的潜意识,相对私密的空间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以比较轻松平静的氛围开始话题引导。(千万不要直入主题,切记气氛紧张压抑)“离婚”在所有人的观念里都是件不好的事情,孩子也有同样的意识。而且孩子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把负面情绪与压力带给孩子。
心理专家:友好地询问孩子,比较愿意跟哪一方长期生活?并且一定要明确:无论你选择哪一方,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会有一点点的改变。你跟爸爸妈妈的关系永远都是父子和母子(想念爸爸的时候就去找爸爸,想念妈妈就跟妈妈在一起,只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由夫妻变成了普通朋友而已)其实,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远远超过了父母的认知,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心理阴影。
在孩子生命早期,父爱如同母爱一样,都不可缺少。
这个时候,单亲父母切记不可在孩子面前大肆极端批评异性,比如:“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或“女人都是祸水!”
为了孩子的性心理正常发展,单亲母亲或父亲需要注意不要把无意识中培养孩子对异性极端的看法。因为精神分析师在临床上发现:长期对孩子这样做过或说过类似话语的父母,孩子未来的婚姻都让人堪忧!心理学上叫这种现象为家庭的“强迫性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