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性进食对心理与生理的影响?该怎样预防情绪性进食?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很多人在遭遇工作压力、情感挫折或者感到孤独时,最简单的宣泄方式就是吃,仿佛只有美食才能让他在苦闷的日子里找到一丝安心、快乐的感觉,这其中主要跟以下原因有关: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跃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大脑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身心会进入一种“兴奋模式”:心跳加快,以及新陈代谢亢进、肌肉工作能力增大。
而“吃东西”的刺激,则会激活大脑的另一种“副交感神经系统”,让人体从“战斗模式”强行切换到“修养模式”,人就会感觉舒心了点。
从生理角度,变胖、伤肠胃
有研究发现,人在积极情绪时倾向于摄取健康食品,而消极情绪则助长摄取“垃圾食品”的倾向,比如油炸食品、甜品、辣条、汽水、酒精等,这些饮食一般都有三大特点——高油、高糖、有刺激性。
而长期吃这样的食物,热量超标,消耗不掉就会转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病都不远了。
从心理角度,陷入不良情绪的循环
每次吃完那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大伙会意识到自己摄入了太多的卡路里,这时一种新的对于体重和健康的焦虑会油然而生。
这种焦虑加上原本的糟糕情绪,会让人产生更为强烈的想要暴饮暴食的欲望,往往就这样陷入借吃消愁愁更愁的恶性循环。
该怎样预防情绪性进食?
1.克制欲望
心理测试:是的,你的确非常想吃东西,但先克制一下吧。可以试试5分钟策略。在你想吃东西的时候,克制5分钟之后再吃,下一回,克制10分钟,到了你能克制20分钟的时候--你根本就忘了吃东西这回事。
2.先喝杯水
在吃东西前,先喝杯水,这让你能缓解情绪(无论是好的或坏的),而且感觉到肚子饱饱的。
3.用低热量食物塞饱肚子
冰箱里,储存点低热量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最好的选择。当你非常想吃东西的时候,也只有这些东西可以选择。
4.出去走走
心理咨询:无论你是太过高兴还是太过难过,出去走走都是个好主意。在漫步中,你能排遣低落的情绪,也能抒发快乐的情感。如在午餐时间,去附近的美术馆欣赏一下艺术作品,既陶冶了性情、提高艺术品位,又帮助你压制住了吃的欲望。更重要的就是,人在走路时,通常不会有很好的食欲,因为边走边吃的感觉总不如坐在餐桌边进食感觉舒服、自在。
5.做运动
穿上运动鞋开始跑步吧,或者做些别的物理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克制了进食欲望,又消耗了热量和脂肪,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