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道德绑架的时候要怎么处理?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帮助他人是一种善良,是一种良好的品德,也可以说是一种选择。看到他人有难处,帮可以,不帮也没有什么不对。正如人们常说: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所以面对帮不帮的问题,只要自己内心无愧就行。
“很多人在遭遇道德绑架时会选择默默忍受。这个视频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喊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福建情商研究会常务理事、心理咨询师谢宝平认为,现在人群中的私我意识以及自我心理正不断地被膨胀、强化。在私我意识和自我心理的社会观念中,社会就会慢慢出现以道德绑架的思维去评判他人的现象。
转移矛盾
如果有人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你可以把矛盾或事件的焦点转移,比如把道德绑架者、事件的纠结之处引到其他人物或其他事件上,最好是无关轻重的小事上,以减少矛盾的激化程度,减低人们对自身的过度关注。
直接反驳
心理咨询:生活中我们不能把所有人都想成好人,那是很愚蠢的。对待道德绑架和恶意攻击,你要学会说no,最好是当场严词拒绝,然后绝地反击,拿犀利的语言和事实的铁证暴击对方,当场戳穿对方的那点伎俩,让他不攻自破的同时,还能使其感到无地自容,害怕你(有些人就得给点教训,不然他的欺软怕硬的性格就会冒出)。
面对道德绑架,是否要勇敢地说不?首先应该就事论事,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处理问题,不要只用对错衡量,要合理合情衡量。
其次,接受或是勇敢地说“不”都是一个人的权利。他解释道:“让座、捐款是一个选择项,如何选择是个人的自由,我们无法以一个标准去判定对错。我们需要尊重别人选择的自由。”他说,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强迫他人履行道德义务,就是在伤害他人的基本权利。
心理: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有道德的概念。有的人,骨子里没什么德,良知浅薄,只知道向他人索取,而不知道去感恩。即使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也不觉得会怎样。反过头了,还拿道德要求那些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有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很有道理的。帮助别人是善举,但要适度,过度了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别为了成全他人,而委屈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道德观,做个善良的自己,不管别人的是与非,无愧于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