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之后交朋友越来越难,人到了一定年龄交朋友特别难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许多人都会因认识新朋友、扩大朋友圈而感到兴奋,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个障碍:成年后交朋友比儿童或青少年时交朋友要困难得多。
心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扩大朋友圈如此困难?成年人的友情会变得非常复杂,如果说儿时友谊往往是出于情感、彼此欣赏、玩得来;长大后的友谊还会受到资源置换等利益因素的影响。
在成人的世界里,要顾及、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成年的友情里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一些杂质,成年后的我们也陷入了网络和各种名利场之中,再难以像小时候那般拥有着纯净的友谊。
成年以后越来越孤独了,这就是长大的代价吧,长大了也就没了纯粹和少年的热情,成年以后交朋友太难了。
这样的过剩的思虑与情绪之下,你哪里还体会得到儿时朋友之间,不为繁杂的关系网络,只感知对方的一哭一笑惦念的纯粹的友情?
成年人的社交疲惫
成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认知吝啬者”,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成年之后,人们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容易对在多个角色之间转换感到疲惫不堪,因此,很多人会乏于继续寻找和维持一段关系。
共情社交:为了获得情感联结和情感体验,或者有共同兴趣产生的社交行为。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
心理测试: 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时,或是当他孤单寂寞,生活不如意时,他就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
我们小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这种共情社交。
比如女生喜欢一起手拉手上厕所,一起聊喜欢的明星,男生喜欢放学后一起打球,晚上一起打游戏。
2、功利社交: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者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功利社交有两个基本前提:
A “有效”信息的交互传递
沟通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功利社交的人往往抱有很强的目的性。
B 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
价值水平的依据是具体情况和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指社会地位。
处于同等社会层次,同一职业的人,就很容易产生功利社交。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心理咨询:也有很多人认为,成年人的人际交往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利益、价值、效用这些词成为了成年人交往关系中难以抹去的关键词。
我们在面临一段关系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我的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这段关系是否值得我维持发展下去?
在乎利益和回报并没有错,毕竟谁都不愿意一片真心向“太空”,但有时候也恰恰是对于这些东西的过度关心,让我们失去了触碰另一颗真心的机会。
后一篇:面对道德绑架的时候要怎么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