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老年斑与扁平疣

标签:
健康健康指南 |
张庆瑞
有很多中老年朋友脸上都会长有棕褐色的斑 点或斑块,由于不痛不痒故不曾系统就医。 也有人认为,只是长了些扁平疣。那么,长在中
老年人脸上的斑点或斑块到底是什么呢?
一、怎样判断“老年斑”
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以 往认为这些疾病是慢性良性疾病,但近年来发现 HPV感染后有一部分会导致恶性肿瘤,如皮肤癌、 舌癌和宫颈癌等,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扁平疣, 是HPV感染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侵犯青少年, 大多骤然出现,为米粒大小到绿豆大扁平隆起的 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圆形、 椭圆形或多角形,数目较多,多数密集,偶可沿 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长期存在的扁平疣可融合 成片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好发于颜面、 手背及前臂等处。有时伴发寻常疣。面部扁平疣 偶可伴发喉部乳头瘤。病程慢性,有时自行消失, 但亦可持续多年不愈,愈后不留瘢痕。
“老年斑”为脂溢性角化病,是因角质形成 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常有 家族遗传性,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女性患者大多 为围绝经期妇女。本病大多发生于老人,虽然亦 可见于青年人,但一般均发生于 30~40 岁以后。男性大多在40岁以后,而女性在60岁以后。男 性更多见。皮损初发最常见于面、头皮、躯干、 上肢,但也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如项、颈、 股部、臀部、小腿等,但不累及掌、跖。早期损 害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斑片,表面光滑或略 呈乳头瘤状,淡黄褐或茶褐色。以后损害渐渐增 大,底部呈园、椭圆或不规则形,偶有蒂,直径 1mm~1cm,或数厘米,边缘清楚,表面呈乳头瘤 样,渐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可形成一层油脂 性厚痂。本病可单发,但通常多发,多为20~40个, 个别病例可达百个以上。通常无自觉症状,偶有 痒感。当发生于油脂溢出部位或摩擦外伤部位, 皮疹可被刺激而发生炎症及上皮组织不规则增生, 又称受刺激的脂溢性角化病。损害发生于头皮者 并不影响头发生长。此病病程缓慢,损害可向周 围扩大,但也可融合成大块。无自愈倾向。虽有 报道可并发基底细胞癌者,但甚少见,故一般不 认为是癌前病变。“老年斑”如临床与病理结合起来,诊断不难, 但有些早期损害似扁平疣;发生露出部位的角化 型损害易与日光性角化病相混淆;色素很深的损 害有时难与细胞痣区别。发生炎症或受刺激的损 害可类似基底细胞瘤或鳞状细胞癌乃至恶性黑色 素瘤,此时需做活检或手术后做病理检查来鉴别。
二、怎样治疗“老年斑”
无论是扁平疣还是“老年斑”都会对美观有 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现今人们对“老 年斑”的治疗越发地重视起来。其实治疗“老年斑” 并不难。首先面积小较为分散的皮损可用激光、 冷冻等物理治疗,但较大较深皮损可能留有疤痕。较大较深皮损可通过光化学疗法,即艾拉-光动力治疗,其好处在于愈后不留疤痕,且有抗老化 等美容功效,但价格较高,适合皮损面积较大患者。如皮损出现炎症或受刺激的损害,诊断尚未明确, 治疗前最好先做活检,以免误诊。如有癌变趋势 要尽快手术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