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手环、驱蚊贴,扒一扒这些热门产品的“坑”

标签:
健康指南驱蚊手环驱蚊贴 |
分类: 养生保健 |
在和蚊子斗智斗勇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非常有效”的产品前仆后继地出现了。尤其当号称“万径蚊踪灭”的户外驱蚊产品问世,妈妈们怎能不激动?给孩子戴个“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手表”似乎成了小区的一道风景。这些产品的粉丝不只是普通妈妈,连明星的心都被俘获。
那这些戴在身上的驱蚊产品,到底管不管用?让我们来扒一扒它们的底。
哪些属于有效的驱蚊成分
到目前为止,通过了美国环保总局EPA审核认证的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以及柠檬桉。
“天然成分”并不代表安全和有效
一些天然成分也有一定的驱蚊效果,像柠檬草、香茅、雪松等等,但效果和时效相比上面几种都差很多。失效时间快,就要频繁地重新涂抹,费时费力,还会增加对宝宝皮肤的刺激。
同时天然驱蚊产品的成分往往要复杂得多,越复杂的产品,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的概率也就更高。
不推荐的原因
上图这种简易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并非使用药片,而是直接渗入了药水。皮肤长期直接接触这些成分,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都会刺激皮肤,不值得冒这样高的风险。
驱蚊手环和驱蚊贴都只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这些产品绝大部分选择的都是驱蚊效果较差或者无效果的成分,无法达到驱蚊液全面保护身体所有裸露部位的效果。
实验证明了驱蚊贴、驱蚊手环以及天然驱蚊液是没办法达到有效驱蚊效果的。
驱蚊手表不该戴在孩子手上
海淘产品里有一款能“干掉一笼子蚊子”的凶器,以其震撼的效果,深得妈妈们的心,那就是驱蚊手表。
关于驱蚊手表的驱蚊效果,电视节目中也曾做过相关实验。
刚放进去的时候蚊子并没有避开
借着这个实验的由头,商家大肆宣传此款产品的有效性,家长们也是一股脑的掏钱。客观的说,比起效果差、价格贵的手环们,至少驱蚊手表用了一种正经的对抗蚊虫叮咬的有效成分——四氟苯菊酯(拟除虫菊酯系)。
拟除虫菊酯类就是我们熟悉的杀虫剂,杀虫喷雾、盘式蚊香、电蚊香片/液,用的都是这类成分。
但请注意,这个实验的前提是“一笼子”,这是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虽然“手表”会不断会发出拟除虫菊酯,但是只能影响手腕附近,和手环一样,在空气流动的时候,效果会更差。就算在没有风的户外,戴在“风一样”的宝宝们身上,也是无法实现有效驱蚊的。
使用DEET产品,需注意年龄和浓度
DEET是目前研究时间最长最充分的一种成分,市面上可选择的产品也最丰富,是最为推荐的一种。
市场上DEET产品的浓度范围很大,从5%到100%都有。不同国家对于DEET的要求和推荐浓度不一样,美国认为30%以下就可以给小朋友用,有些国家则要求在10%。
如果只是小区里面转1~2个小时,那么5%~10%的产品就足够了。如果是需要去热带雨林里面探秘,那么最好使用高浓度的,儿童用30%,成人自己用100%的都可以。购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下配方含量说明。
比如这款驱蚊产品中,8小时缓释喷雾的DEET含量是23%左右,3小时喷雾是19%,而12小时的乳液则是34%,小朋友使用前两者就好了。
注意: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以及柠檬桉,在这四种有效驱蚊成分中,任何驱蚊剂都不能用于2个月以下的儿童(柠檬桉不能用于3岁以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后一篇:静脉曲张的自我锻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