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饱就犯困,也许你更容易患上这种病,要警惕

标签:
健康指南餐后血糖睡午觉碳水化合物 |
分类: 养生保健 |
文/兜妈
有句俗话叫“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可偏偏有些人一年四季犯困,尤其是吃完饭,困劲上来简直没法工作、没法学习。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晚上睡的不好,白天才犯困;还有些人觉得是因为血液在参与消化,大脑有点缺血就会产生犯困的现象,跟洗完头犯困是一个道理。但你很可能因此忽略了一个问题,白天容易犯困的人,患糖尿病风险更大。
午餐后犯困与“吃”有关
午餐后犯困,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健康提示——你餐后血糖太高了。换句话说,你将来容易患上糖尿病。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喜欢睡午觉,而这在西方非常罕见。
除了雅典和耶路撒冷等地的部分老人,西方人很少有午睡的习惯。简单地说,这是因为我们优质蛋白摄入过少,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乏力犯困。
现在碳水化合物占中国人食物总热量摄入的2/3左右,并且主要是精制白面条、白馒头和白米饭,这些食物看上去很“纯洁”,但营养贫乏,血糖生成指数在80以上,与白糖一样高。换句话说,对于餐后血糖的影响,100克精制米面相当于80克葡萄糖或100克白糖。
中国人又讲究“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所以,午饭吃得很多→午饭碳水化合物比例很高→午饭血糖生成指数很高,这样一来,饭后血糖总负荷非常之大,其变化如过山车:在30~45分钟内,我们体内的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又迅速下降,在2~3小时前后到达低谷。血糖大幅度下降会使你没有力气,昏昏欲睡。
而传统的西方人,饮食以肉食为主(高蛋白),午餐通常是一天中吃得最少的。肉食的血糖生成指数接近零,所以餐后血糖不会升高和降低多少,保持相对稳定,吃完饭依旧精神饱满。
饭后犯困怎么改善?
想要吃出精力和健康,就要改善饮食习惯。
只吃“七分饱”
过多的主食(碳水化合物)会使血糖升高和刺激种种激素的分泌而增加困倦感 ,我们先吃一份凉拌蔬菜,米饭改成半碗,另一份菜肴照样吃。
饭后要适当活动才能身体兴奋起来
午餐后不要马上坐下,起来溜达20~30分钟。
预防晚餐之前饥饿
下午4点钟再喝200克酸奶。这样做,热量和原来的午餐相比,也只多了几十 千卡。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指南》(微信号:jkzn1988)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前一篇:心理年轻的人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