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孩子,为啥大多没有自己的书房?值得中国人深思

标签:
健康指南书房 |
分类: 母婴育儿 |
文/兜妈
兜妈的先生,是位室内设计师,前一阵他接触了一个“中日组合家庭”的设计任务,这家有个上小学的孩子,父亲日本人、母亲中国人。当先生为他们出了第一套设计图后,日本男主人竟然要求把孩子的书房去掉,不要独立的书房。说孩子学习在公共空间就可以了,比如客厅餐桌。
这令我们很不解?在中国,孩子有自己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房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日本人怎么不为孩子着想呢?
当我们听完日本男主人的解释后,恍然大悟,甚至觉得非常赞同。
他说,很多日本人是把孩子书桌放在厨房前面,这样妈妈一边做家务,一边可以监督孩子学习。孩子还可以锻炼抗干扰能力。
而美国孩子也喜欢围坐在厨房里写作业,因为他们可以把今天发生的新鲜事情讲给妈妈听。
相反,如果有书房,给孩子用了,那么大人通常都在客厅度过。父母大多只愿意在沙发上窝着看电视打发时间,甚至看到深夜,因为他们不想睡觉又无处可去。
时间一长,人就会显得很疲倦、没精气神,甚至不愿多思考。这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体谅和尊重感慢慢消失。孩子会觉得父母回到家里,只知道看电视,父母的权威在孩子心中便会跟着下降。
其次,给孩子一个专门的书房,父母们本以为孩子会在里面好好看书学习,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都并非如此,很多孩子正好借用书房的庇护,关起门来以学习为幌子,躲在里面偷偷玩电脑游戏,或者用手机跟朋友聊天等等,而这些父母则无法监督。(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健康指南”微信公众号:jkzn1988)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就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小屋子里,用写作业的名义将父母拒之门外,再也不和父母交流。
固然,孩子的学习需要安静,需要专注,给孩子一个好的写作业氛围,那么他写作业的感受必然不会太紧张焦虑的。
更多的“开放式元素”引入了儿童设计中
在《梦想改造家》节目中圈粉无数的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负责了天津塘沽小学和幼儿园的设计。
他希望这座学校可以与众不同,成为一个更独特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希望给这座学校的孩子带来“自由感”
虽然中国的幼儿园、早教中心的室内玩耍的空间设计得都很漂亮,可缺少一些自然环境中的游乐场、庭院、公园。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室外活动的游乐场是一种遗憾。”青山周平说,他认为孩子们应该接触更多自然空间。
在设计北京儿童书店时,属于孩子的秘密基地就在书架里,各个书架里面都可以是他们自己的房间。
书店设计主题是——彩虹。店里面的地毯是用七个颜色连续拼接成的,彩虹有可能是桌子,有可能是天花板,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功能,“我们没有设定某个特定的功能,我们并不会用设计要求小孩子,而是让孩子们玩出不一样的感觉,体验到不规则空间的自由。”青山周平说。
而在上海的儿童书店,设计主题是他们崇尚的自然元素——木头。
书架、天花板、墙面,各种地方都是用木头做成的,有些柜子的材质其实是铁皮的,可是铁皮也会用三四种颜色做成木头的感觉,活动室的墙面上甚至直接贴上了树皮,整个空间由木头的各种形态构成,孩子们会在这里发现木头竟然可以有这么多用途。
青山周平笑着说:“当然,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我们在书店里也会有各种贴心的设计,比如活动区域的墙面、地面、天花板都是用地毯做的,孩子们在里面不用怕撞头,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我们给孩子创造条件,给孩子设计空间,可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给孩子们问题,不要给他们答案。我相信,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他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前一篇:股骨头坏死怎么办?
后一篇:胡萝卜这样炒,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