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心情,护心脏

(2013-10-30 09:41:55)
标签:

健康

分类: 养生保健

《健康指南》为您的健康指南——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不良的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脏病发生或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痛苦、愤怒、仇恨、恐惧、悲伤、敌意等不良情绪长期困扰着许多人,使血压升高,改变荷尔蒙的分泌,抑制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大灾难过后,总会有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因突发心脏病而死亡。1994年1月,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强烈地震。在震后数小时到数天之内。当地出现了第二波死亡高峰,这些人多是死于心脏病发作。研究人员对当地两家医院的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后发现,通常情况下,平均每天因心血管病而死亡的为15.6人,而地震当天平均死亡51人。对此,《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解释是:精神紧张促使一些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心脏病发作。

    除了灾难性事件会给人带来精神创伤外,长期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过大,同样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一项调查了536名有心脏病发作史患者的研究发现,焦虑程度比较高的人出现两次心脏病复发的几率,是焦虑程度较低者的4倍。   

美国的心脏病及心脏学会的权威刊物《血液循环研究》指出,忧郁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明显。心血管研究世界级专家曼努基亚追踪了4500名没有心脏病症状的老人,发现有忧郁症状者中,四成在日后出现了心血管问题。

在美国心身医学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悲观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是乐观患者的2倍。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两年内每10万人中死于心脏病的共775人,有实际家庭生活的为176人,而独身者却有599人,是前者的三倍多。

加拿大的一个科研小组对100余名已婚男女进行的为期3年的研究发现,在血压轻度升高者中,婚姻不幸者比婚姻幸福者3年后左心室壁增厚了6%。而心脏病患者的死因之一,就是心室壁不断增厚,致使心脏收缩无力,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与斯德哥尔摩大学联手,并集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及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多位专家,于1992年至2003年跟踪调查了3122名男性的心脏健康状况,得出结论:上司的领导水平与员工的健康状况有关,在“坏”上司手下工作的员工更容易患上心脏病,而且这种影响是累积性的,即工作时间越久患病几率越高。

最近有研究表明,敌意情绪比诸如吸烟及高胆固醇等传统因素更容易诱发冠心病。研究者们发现,相对于具有传统的致病因素的人,那些在心理性格测试中表现出易怒与敌意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心脏病、狭心症或其他冠心病症状。

不良情绪为什么会损害心脏?精神心理因素何以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这要从心脏的功能及构造说起。心脏这个保障生命的马达,是由四个空腔——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所组成。心脏在跳动时,血液从收缩力最强的左心室猛烈涌出,通过血管流人身体边端,随后再经血管重新流回心脏。心脏有许多将它与脑及血管联系起来的神经末稍,人们的任何心理反应——喜怒哀乐、惊恐、痛苦等必将影响心脏活动,如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或下降等等,人们发怒、紧张时,常有心脏快要跳出胸膛的感觉,而心情压抑苦闷时,又感觉到胸闷憋得喘不上气来,这些都是情绪作用于心脏的结果。

心情好,心脏才会好。生活实践证明,好心情是保养心脏的精神要素,良好的心态胜过服用任何良药。心情愉悦,笑口常开,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修养。下面我们对保持好心情、呵护心脏健康提出如下建议:

1.顺天知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就需要客观地看待不顺遂的事儿。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苦恼,要正确的辩证的看待人生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变故,平静顺变,不去和自然规律叫板。正确对待各种应激事件,避免过度兴奋、紧张,控制情绪变化。

    2.减少压力。一个人心脏监测的指标都很正常,但由于压力过大,他也可能突发心脏病。相反,一些诸如想象、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减压手段则是治疗心脏病的良药,它们能让血管放松,减少压力荷尔蒙的分泌。平素工作和活动不要安排得过于紧张,最好是处于一种平和稳定的环境之中。  
    3.感恩知足。积极心理学认为那些感恩惜福、知足常乐的人比那些贪得无厌、永无餍足的人更为快乐健康。毋宁说是他们因为幸福而感恩,不如说他们因为感恩而幸福。感恩知足一直被视为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美德。研究显示,感恩知足的心态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让他们更为乐观,从而提高了身体免疫力。

    4.宽容与爱。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召集了36名患有冠心病的男病人,他们都具有与家庭冲突、童年遭遇、工作经历、战争等因素有关的精神压力。后来,那些接受了宽容训练的人的心肌回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一项以149名患有胸绞痛的男人与女人作样本的研究表明,当他们被问及在心脏病发作以前是否感觉到关爱与扶助,那些回答“是”的人往往很少发展成冠心病。    

    5.保持乐观的心态。荷兰研究人员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人的心脏健康有好处。根据15年的随访,在64岁至84岁的545名荷兰人中,心态最乐观的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几率比其他人低50%左右。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对216位中年男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感觉越快乐,其体内皮质醇的水平就越低;而女性感觉越快乐,平均心率就越慢。另外,几乎每一个感觉快乐的人,体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较低。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皮质醇水平过高,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率慢一般都是心血管系统健康的表现;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则不易形成血栓。因此,经常保持愉悦心情的人确实更健康,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亦更低。
    6.天天笑几回。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比较没有幽默感,或在面对尴尬场面时比较不会利用幽默解围。这些人即使是遇到开心的事,也很少发笑。当人们心情舒畅、笑口常开时,心脏的功能会处在稳定状态,心血管调节系统的功能活动也变得更协调,从而有利于心脏健康。笑是保持心脏健康的一剂灵丹妙药。

7.观看喜剧电影。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看15分钟喜剧电影,相当于做有氧锻炼,可以给人带来45分钟的外周血管松弛和血流量增加,使心脏跳动得更加有力,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8.适当发牢骚。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适当发牢骚有益心理健康。适度表达自己愤怒的男性,与选择压抑的男性相比,其发生非致命性心脏病的概率是后者的一半,而中风的概率也较后者显著降低。一个人若能时时保持平心静气,甚至笑口常开,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当你遇到令人生气的事时,因顾虑某些因素,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造成情绪的压抑,就有可能演变成身体上的某些疾病。当然,好发牢骚也须遵守这样的原则:必须找到一个能忍受和理解的对象;此外,应努力避免就同一个问题经常发牢骚。
    9. 多听悦耳音乐。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让10名身体健康的自愿者,听半小时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然后用超声波测试他们的血管功能,结果发现,与平时情况相比其血管直径平均扩大了26%,其程度可与开怀大笑或服用心脏血管药物的作用相媲美。血管扩张可使血流更顺畅,发生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减少。

10.学会排遣孤寂人在生活中是需要共鸣者的。人是社会性生物,与周围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大自然中获取物质需要,从人际交往中获取精神需要。现实生活中,有效的排遣孤寂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和条件,选择跑步、爬山、球类、打太极拳等运动,既可强壮筋骨,又为脑部带去更多的新鲜氧气,使人精神饱满愉快。二是找事干。有事干精神就不空虚。可读书写字、种花养鸟,聊天旅游,总之,与朋友分享幸福倍增,与朋友分忧痛苦减半。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会远离孤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