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心率快怎么办
(2012-09-12 16:41:27)
标签:
受体阻滞剂房颤心率窦性心律健康指南杂谈 |
分类: 养生保健 |
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心律失常,7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男性多于女性。房颤时患者通常出现心悸、气短、眩晕等供血不足表现,与心率过快密切相关。房颤时不仅心房激动的频率可达每分钟300~600次,极不规则,而且心室率也常常达到每分钟100~160次。这种极快的心房率和心室率使得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供血减少,导致机体供血不足,增加血栓形成与栓塞的风险。
房颤的治疗目的:一要转复窦性心律,二要控制快速心率,三要预防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其中,转复窦性心律是医治房颤的理想目标,它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控制心率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全身供血,缓解机体缺血症状;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能够减少各种血管并发症。所以,凡是心室率快的房颤患者,都应在积极转复窦性心律及抗血栓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心率,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缺血症状。
目前,用于控制房颤时快心率的药物有多种,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二氢吡啶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索地平、尼卡地平,以及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原则是:一要根据原发病状况选用适宜药物,如心梗合并房颤选用β-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钙拮抗剂联合应用;高血压合并房颤即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选用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如果合并心功能不全则首选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剂。二是根据伴发疾病选用适宜药物,如房颤伴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时以二氢吡啶钙拮抗剂较为适宜,房颤伴有甲亢时则以β-受体阻滞剂更为适宜。
通过控制快心率药物的合理应用,争取将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80次,运动时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90~115次,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