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降压药,不良反应可控?
(2012-09-12 16:20:06)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氢氯噻嗪降压药不良反应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而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必须通过服用降压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因此,每位患者都应重视药物治疗,一旦确诊即应终身服药,不要随便停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这让不少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心存疑虑。许多患者除降压药外,还需服用多种药物,对不良反应更是加倍“小心”。更有甚者,有些患者一旦血压稍有改善,就擅自停药。专家指出,服用降压药带来的好处已经远远大于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患者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服药而耽误治疗。虽说降压药都会伴有一些不良反应,但只要科学服用,就能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1、首剂反应
首剂反应是指病人在首次服用常规剂量的某一药物时,意外发生的严重反应。临床发现有少数特殊体质的病人,在使用某些降压药时,会发生首剂反应。能引起首剂反应的降压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噻吗洛尔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当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合用时更易发生。首剂反应表现为相继出现的眩晕、心悸、出汗、面色潮红、虚弱、倦怠、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反应严重的病人可出现血压迅速下降、意识丧失、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引起病人死亡。
预防: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开始服用降压药时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同时,未经医师允许,不得擅自加大剂量,否则易引起血压骤降。血压下降过快会引起脑供血不足,产生大脑缺血缺氧,甚至发生脑血栓。另外,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症状,也可选用长效降压药。较小的剂量即可达到与大剂量的普通制剂相同的效果,所以降压更为平稳,血压的昼夜变异小,还可以避免清晨血压的突然升高。而且,由于用药次数少,还能避免漏服药物。此外,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用药,既能保证降压的效果,又不增加副作用。
2、男性性功能障碍
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对性功能的影响不同。其中,利尿剂类氢氯噻嗪等可引起男性勃起障碍、性欲下降、射精障碍;β受体阻滞剂类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等主要影响性欲;钙拮抗剂类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则主要引起性欲下降、射精障碍。
预防:男性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或有促进作用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在降压的同时可以从勃起、性欲、射精三个方面改善性功能障碍。
3、血压“反跳”
降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应该在持续平稳的降压措施下才能收到好的疗效。有些患者在血压恢复正常后就擅自停药,结果没过多长时间血压又出现回升,甚至会出现头痛、失眠、出汗、易激动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降压药不能随便停用。
预防:长时间服用或使用上述药物时,即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也不能够突然停药,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4、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物胍乙啶、帕吉林、哌唑嗪或利尿剂,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可发生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甚至出现晕厥、昏倒在地等现象。
预防:患者在服用上述降压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在准备站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多做些轻微的准备活动,这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5、困乏现象
部分患者长期应用某些降压药如利舍平、可乐定、甲基多巴、普萘洛尔时,有可能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嗜睡、乏力、倦怠、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表现。这时如果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机器等工作,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预防: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6、加重哮喘症状
原有哮喘病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药时,可加重哮喘,甚至引起哮喘持续状态。
预防:有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禁用普萘洛尔,其他选择性β1受体阻滞最好也要慎用。
7、诱发心绞痛
较长时间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氨酰心安和美托洛尔等,可使心肌收缩力减退,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若突然停药可诱发心绞痛发生。
预防:不可突然停药。冠心病患者应慎用此类药。
8、低血钾
利尿药氢氯噻嗪如今仍是常用的基础降压药物,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低血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肌无力。还可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氨、高尿酸和高血钙。
预防:可与保钾利尿药氨体舒通合用以避免发生低血钾。必要时需要补钾。服药期间最好注意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伴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肾功能减退、肝硬化和肝昏迷的高血压患者慎用氢氯噻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