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1)

(2023-07-19 11:36:49)
       吾母姓钟氏(1),名令嘉,字守箴,出南昌名族(2),行九(3)。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4)。十八归先府君(5)。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6),乐施与,散数千金(7),囊箧萧然(8),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9),治酒浆(10),盘罍间未尝有俭色(11)。越二载,生铨,家益落(12),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吾母怡然无愁蹴状(13), 戚人争贤之(14)。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15),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1)钟氏: 晚年号甘荼老人。(2)出: 出身。名族: 有名望的家族。(3)行(hang)九: 排行第九。(4)先: 称已过世的长辈。(5)先府君:对死去的祖、父辈的敬称。(6)任侠:喜好侠义。(7)金: 指一两银子。(8)箧: 小箱子。萧然: 冷落。(9)珥(er): 耳环。(10)浆: 泛指酒。(11)罍(lei): 坛状酒器。(12)落: 衰落。(13)怡然: 和悦的样子。蹴: 通“蹙”, 皱起眉头。 (14)戚人: 亲戚们。:通“党”。(15)计: 计画。(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16)。苦儿幼不能执笔(17),乃镂竹枝为丝断之(18),诘屈作波磔点画(19),合而成字,(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拼成一个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20)。先外祖家素不润(21),历年饥,大凶(22),益窘乏。时铨及小奴衣服冠履皆出于母(23)。母工纂绣组织(24),凡所为女红(25),令小奴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26),铨及小奴无褴褛状(27)。(16)四子书: 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7)苦: 以之为苦。(18)镂: 犹刻。(19)诘屈: 曲折。波: 字的笔画“撇”。磔(zhe): 字的笔画“捺”。画: 横画。(20)书: 写字。(21)润: 富足。(22)凶: 荒年。(23)小奴: 年小的仆人。(24)纂: 编织。组: 织带。织: 织布。(25)红(gong): 同“工”。(26)以是: 因此。(27)褴褛: 衣服破烂。
       先外祖长身白髯(28),喜饮酒,酒酣(29),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30)。母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31),数指之后(32),乃陶然捋须大笑(33),举觞自呼曰(34):“不意阿丈乃有此女(35)! ”既而摩铨顶曰: “好儿子! 尔他日何以报尔母?”铨同“稚”),不能答,投母怀,泪涔涔下(36)。母亦抱儿而悲。檐风几烛(37),若愀然助人以哀者(38)。((28)髯: 指胡须。(29)酒酣: 喝足了酒。(30)疵:缺点。(31)引: 取。觥: 古代酒器名。(32)数: 多次。(33)陶然: 醉态。(34)觞: 酒杯。(35)阿丈: 老夫。(36)涔(cen)涔: 流的样子。(37)几: 茶几。(38)愀然: 悲凉的样子。
       记母教铨时(39),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40),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41),吚唔之声轧轧相间(42)。儿怠,则少加夏楚(43)。旋复持儿泣曰(44): “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45),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46):“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47),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 “妹一儿也,何苦乃尔(48) ?”对曰: “子众可矣,儿一不肖(49),妹何托焉(50)?”((39)记:回忆。(40)绩: 纺麻。纺: 纺纱。毕: 都。(41)句读(dou): 文句停顿。(42)吚唔: 读书声。轧轧: 纺车声。(43)夏:檟木。楚: 荆条。(44)旋: 不久。持:抱。(45)夜分: 半夜。(46)俄: 一会儿。(47)少间: 一会儿。(48)乃尔: 竟至如此。(49)不肖: 不好。(50)托: 托付。
       庚戌(51),外祖母病且笃(52),母侍之,凡汤药饮食(53),必亲尝之而后进,历四十昼夜无倦容。外祖母濒危(54),泣曰: “女本弱(55),今劳瘁过诸兄,惫矣(56)。他日婿归(57),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58)! ”语讫而卒(59)。母哀毁骨立(60),水浆不入口者七日, 闾姻亚(61), 一时咸以孝女称(62), 至今弗衰也。((51)庚戌: 清雍正八年(1730)。(52)且: 将近。笃: 病情重。(53)汤药: 中药的汤剂。(54)濒: 临近。(55)女: 这里同“汝”。(56)惫: 疲乏。(57)他日: 日后。(58)诱: 教导。(59)讫: 完毕。(60)骨立: 皮包骨头。(61)闾: 乡里。姻亚(ya): 有通婚关系的亲戚。(62)咸: 都。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63),皆成诵(64)。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 “母有忧乎?”曰: “然(65)。” “然则何以解忧?”曰: “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66)。”铨诵声琅琅然(67),与药鼎沸声相乱(68),母微笑曰: “病少差矣(69)。”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63)《周易》:《易经》。《毛诗》: 汉代毛亨所传《诗经》。(64)诵: 背诵。(65)然: 是这样。(66)斯: 这样。(67)琅琅: 读书声。(68)药鼎: 煎药锅。(69)少:稍微。差: 同“瘥”,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