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63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淹《报袁叔明书》

(2023-07-12 15:13:07)
       方今仲秋风飞,平原彯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方今时值农历八月,仲秋时节,秋风飒飒,原野淡荡萧疏,水鸟集于河中孤洲上,河弯处的原本青色的芦苇已经变得枯黄。彯色:景色淡荡萧疏。)寂然渊视,忧心辞矣。独念贤明早世,英华殂落,仆亦何人,以堪长久!(当我寂然静静地凝视这漫漫秋色时,一些忧愁烦恼,闹心事儿暂时都到九霄云外去了。但是,这景色又不免一下子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哀伤之情,只是想到一些才华横溢的朋友英年早逝,如美丽鲜艳的花朵被暴风雨打落在地。我是什么人,什么德性,能活得这么长久呢!早世:过早去世。)一旦松柏被地,坟垄刺天,何时复能衔杯酒者乎?忽忽若狂,愿足下自爱。(人的生命也不免未老先凋,零落荒丘,想到有朝一日坟墓周围被松柏覆盖,墓木已拱,坟垄直指苍穹,那样的话又怎么能举杯畅饮了呢?我们更应该愈加爱惜自己的身体,倍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因此,我这么乱说一气,忽忽若狂,为的只是愿足下自爱,要您好好自己爱惜自己。
〔注释〕 袁叔明: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少有才气,著《晋书》未成而卒,年仅二十八岁。  
这封信中流露的仅是一种思绪,一种感触,因之表述起来便有一定的难度。作者从秋光入笔,先勾勒出一幅画图:时值八月,秋风飒爽,原野舒阔,水鸟集于河中的孤洲上,河湾处的芦苇已近枯黄。这画图很冲淡,既不悲凉,也不绚烂,仿佛没有注入任何感情色彩。其实不然,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恰恰融会其间。当作者静静地凝视这一派秋光时,觉得“忧心辞矣”,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不正是这寥廓的景色给了人以慰藉吗?就在这同时,一股哀伤之情也油然而生,仍是因为这景色。“英华殂落”,一语双关,既有草木的凋零,又指人体的衰亡。想到许多“贤明”的朋友已经离开了人世,自己也难免会有这样一天,于是生之欢乐与死之悲哀两种感情交织一起,借助景物将这种思绪表达了出来。为了不至看到坟墓上的松柏盖地参天,更应该珍惜生命的可贵,所以最后叮嘱友人袁叔明要“自爱”,虽仅此一语,却意味深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