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63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陆龟蒙《野庙碑》

(2023-07-12 14:39:13)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固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碑的意思,是表示悲哀。古时候用绳子将棺木吊进墓穴安葬,安葬时用大木头垫在棺材下面,系上绳索,以便搬动棺材。后人在木头上写明死者的生平事迹来表彰他的功业德行,于是留下它不舍得丢掉,碑的名称由此得来。从秦汉以后,有功业德行、施政办事的活着的人,也为他立碑,并且把木头换成了石头,这就失去了原来的用处。我为野庙立碑,并不是有什么施政办事的功业德行可以记述,只不过悲伤农民竭尽他们的力量来供奉野庙里泥塑木雕的神像罢了。野庙:不知名的庙。碑:文体的一种。古代有一种用同音词解释词义的方法,叫做“声训”。窆(bin):下葬。古代下葬,于墓穴旁立木柱,按尊卑或四根或两根。柱上凿孔,穿入绳索,一端系灵柩,一端由人手挽,使之徐徐缒入墓穴。 墓穴旁的木柱上记述死者的事迹功勋。这种木柱就叫碑。最先用完后就埋进墓穴,后来改用石柱,葬后立在墓道口,就衍变成了神道碑。书之:指在墓穴四角的木上书写死者的事迹。以降:以下。政事:政治上有所建树。碑:用作动词,写碑文。失其称:失掉“碑”这一名称的本来意义了。直:只是。甿(méng):农夫。奉:供奉。土木:指泥塑木雕的偶像。)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质朴;恭谨。《尚书·皋陶谟》:“愿而恭。”)、晳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瓯越一带有侍奉鬼神的传统习俗,山顶水边有很多不该祭祀的祭供。那些庙中供奉的神像,外表威武果断、黝黑硕大的,就称将军;和气谨慎、白皙年少的,就称某郎:老妇人外貌庄重而有威严,就称姥;妇女面容艳丽的,就称姑。事:奉祀。椒:顶。山顶亦曰椒。《谢庄·月赋》菊散芳于山椒。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貌:神像。姥(m):老妇人。)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枭鸮室其间,车马徒隶,丛杂怪状。甿作之,甿怖之。(供举神像的地方,厅堂建筑得很宽敞,台阶筑得很高,左右种植着十分茂密的古树,女萝和茑萝在上面遮蔽了阳光,猫头鹰在树木间筑巢。神庙两廊中的神用车马和随从差役,众多繁杂,奇形怪状。农民们自己塑造了这些神像,又对这些神鬼偶像感到害怕,跑来祭祀唯恐落在后面。敞之以庭堂:把厅堂盖得很宽敞。陛:台阶。攒植森拱:指树木繁密茂盛。萝茑:女萝和茑,两种蔓生植物,常缘树而生。翳:遮掩。鸱鸮:猫头鹰。徒隶:供神役使的鬼卒。丛杂怪状:各种各样,奇形怪状。)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一朝懈怠,祸亦随作,耋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大的杀牛来祭祀,其次杀猪来祭杞,小的也不下于杀狗、鸡、鱼和菽来祭祀。平时祭祀用的家畜和酒食,宁可家里缺少,也不能让神像缺少。如果有一天不勤勉,灾祸就随之降临,老人小孩,家畜牛马都战战兢兢的。疾痛死丧,农民不认为恰巧遇到这个时候!自己不明白生老痛死的规律,全部归结到了神身上。椎(chuí):杀。击豕:杀猪。荐:供奉;呈献。耄(mào)孺:老人和小孩。栗栗然:恐惧的样子。)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食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虽然这样,如果按照古代的礼制来衡量,就不合事理;但按现在的礼制来衡量,也许将野庙中无名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过。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活着的时候能够抵御大灾,抵抗大患,他死后就该享用活着的人的祭祀吗?野庙里供奉的无名的神像,不能同抵御祸患死后受到祭祀的神相比,这是明显不合乎古代礼制的地方。戾(lì):罪。这里指不合道理。庶乎:也许。过:责备。以:因为。御:防御。捍:抵抗。)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现在也有威武果断、体格硕大的人,也有和气谨慎、青春年少的人。登上台阶,举行大型酒宴,耳听音乐演奏,口吃精美食品,乘车骑马,被仆从包围的人都是这样的。解除人民的沉重苦难,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这些他们不曾放在心上。百姓必须供奉的东西,一天不勤勉,就派出凶悍的官吏,滥用酷刑,强迫他们去做事。贪官污吏与无名之神相比,谁给人民带来的灾祸严重?耳弦匏:耳听音乐。口粱肉:吃美味。载车马:乘车骑马。拥:簇拥。悬:倒挂,比喻极大的痛苦。暍(y):中暑,受暴热。)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耳,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平时国家没有事情,这些人一直被视为贤士良臣。一旦国家有大的祸患,应当报效国家的时候,却昏乱害怕,遇到危险即仓惶逃遁,乞求作囚徒都来不及。这是戴着礼帽会说话的泥塑木雕罢了,又为什么责备那些真的泥塑木雕呢!所以说,按现在的礼制来衡量,也许将野庙中的无名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佪(huí)挠脆怯:懦弱畏惧。颠踬(zhì)窜踣(bó):倾仆逃窜。缨:帽带。弁(biàn):帽子。)
既而为诗,以乱其末:(文章写完了,写一首诗,作为文章的总结:
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飨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徒具形体的土木鬼神,偷窃我百姓的酒食祭品,本来就没有什么名分;智慧才能与泥塑木雕一般的官吏,偷窃我君主的俸禄官位,怎么能让人效法呢?俸禄优厚官位崇高,酒食祭品却非常微薄。神享用祭品,谁说他不对?看着我立的碑,知道我的碑文情感多么伤悲。仪:效法。颀:长,这里引申为“优厚”。孔悲:甚悲。孔:很。
瓯越间爱祀奉鬼神,山头水畔到处是神庙。庙中那些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泥塑木雕的神像,原本是老百姓自己制作,又盖上高大宽敞的庙宇供奉的。然而,当它造成一种威严的气势,并笼罩着一片阴森的气氛之后,就使在庙前放牧的老人和小孩都心惊胆战。于是,人雕塑的木偶反过来把人镇唬住了。家里遇上疾病死亡等不幸事故,人们不认为是偶然事件,反而对自己的安然无恙感到不解,一概归之于神的意志。于是宰猪羊甚至宰牛,家境再不济也宰鸡来敬奉。祭祖先设不起荤腥酒礼可以不设,但对神却不敢怠慢,自惊自吓,以为一怠慢就会惹来灾祸。
这段描述十分生动深刻,然而,作者的本意并非对神的起源作现象描述。他处于乱世,生活在底层,又不肯随波逐流,因而写文章总是“言开怒随”(《登高文》)一开口就难以抑制内心的悲愤。这是因为唐末官场黑暗,吏治腐败,百姓受着残酷的压榨和剥削,到了“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的地步。官吏们也和神像一样,有堂皇的威仪,有奢侈的享用。至于为老百姓解除倒悬的痛苦,减轻煎心的焦虑,他们根本就没有留意过。要是百姓对他们供奉得不及时,他们就派出凶悍的公差,用各种严刑峻法,硬逼着如期照办。平时,这班人被视为贤良,可一旦国家有事,他们就慌乱退缩,怯懦屈服;遇敌狼狈奔逃,跌跌撞撞,生怕来不及乞求做俘虏。这些揭露尖锐、深刻,当是以唐末现实为依据的。
神庙中供的有些原本是人,因为有功于百姓,百姓就建庙纪念他们。对这些神作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更多的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毛神野鬼。供奉这样的泥塑木雕,与古代供奉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其意义完全相反,所以作者认为这不合古义。可是拿现实生活中那些穷凶极恶的官吏来比较,毛神野鬼们又值不得再去指责了。因为土木偶像祸害百姓,是百姓自己吓唬自己的心态造成的;官吏祸害百姓,却是性命交关的。土木偶像的供物,毕竟有个限度;官吏敲剥百姓,则可能弄得家破人亡。官吏们白拿俸禄,还随心地搜刮,相比之下,毛神野鬼们享用一点点祭品,又算得了什么过错呢!
最后,作者提醒读者要看到他深深的悲愤。以“孔悲”结尾,与开头的“悲也”相照应,说明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自始至终充溢着悲愤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