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毛维瞻》·苏轼《答毛泽民》

(2023-06-29 09:24:07)
苏轼《与毛维瞻》
岁行尽矣,风雨凄然。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一年马上要过完了,风雨交加,这番景象让人看了感觉很凄凉,但是在纸窗竹屋里,在青荧的灯光下,在心头也时不时涌起盎然的情趣。)无由持献,独享为愧。想当一笑也。
       如果说《书临皋序》那篇短文反映了苏轼在闲适宁静中“无所思”的安详恬淡,还不免有随遇而安的消极因素存乎其间;那么,体现在这封给朋友毛维瞻的短简里的心态,就大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况味了。一年将尽,风雨凄然,纸窗竹屋,只有青荧的灯火相伴,这显然是一个幽冷凄清、百无聊赖的夜晚;而作者偏偏又处于万籁俱寂的孤独之中。这在常人几乎是无法忍受的。我们也不妨试加推测,在这一场景的背后,很可能还有穷愁潦倒的生涯、为人误解的困惑,以及吉凶未卜的前途等等不利因素在伴随或等待着他。总之,这才是一个无可逃匿的真正逆境。然而作者此时此地,却怀着一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韧力,居然感到“时于此间得少佳趣”,使内心得到一种遗世独立的平衡。这无疑是向当时不利的处境进行挑战,无论外在条件如何恶劣,自己却能一尘不染地我行我素,不因离群索居便跌入颓唐。在“尔为尔,我为我”的洁身自爱的岁月中,作者终于得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慰藉。当然,这种异乎寻常的自我感觉是其他任何人无法体会的,所以作者幽默地对朋友说,这种冷暖自知的心境尽管有“佳趣”,却“无由持献”,只好由我‘独享”了。真是惭愧得很!然而,究竟应否把任何人都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送给朋友分享,原是不言而喻的;自己也明知是在开玩笑,所以就用“想当一笑”来收尾了。难得的是,作者在这里同样持老老实实、表里如一的态度,没有丝毫虚伪矫情,更不是故作旷达,而是认真地把以苦为乐的感情和心态向朋友和盘托出。我常说,如果一个人立志追求个性解放,使自己真正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那首先还得靠自己。固然天上不会主动掉下馅饼来,而求解放和得解脱,也绝对不是靠别人的施舍恩赐才能得到的。不管是经受磨炼也好,看得开勘得破也好,都只能靠本身的不断自我完善,才有可能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水平。就这一点来说,我看苏东坡是值得我们很好借鉴的。
苏轼《答毛泽民》
某启:寄示奇茗,极精而丰,南来未始得也。亦时复有山僧逸民,可与同赏,此外但缄而藏之尔。佩荷厚意,永以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