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台仙馆笔记》邢阿金
(2023-06-29 09:04:34)
邢阿金,农家女也。幼随其母往来大家,故有大家风范。修眉纤趾,望之楚楚,烹饪缝纫,并皆精妙。诵唐人小诗,略能上口。年及笄,嫁田舍儿,性粗暴,以其荏弱不任井臼(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虐遇之。阿金性柔和,惟背人啜泣而已。其母闻之大戚,以钱赎之归。又嫁一富家子,年少美丰仪。阿金自幸以为得佳婿也,不意其佻达无度,得新弃旧,旋即仳离。乃嫁一官人为妾,又不容于大妇而归。于是阿金年亦二十外矣。有黄大令者年逾周甲,得之为室,甚嬖之。黄妻久卒,谋以为妻,阿金不可,曰:“妾出身微贱,岂足伉俪君子?不独损折年寿,亦且累君盛德。”黄鉴其诚,益爱重之。黄有子妇,与年相若,阿金待之极有恩礼。子妇承翁意,事之如姑,阿金虽谦不敢当,然子妇执礼不衰。无何黄病,阿金侍汤药惟谨,年余黄卒,竟仰药以殉。黄之子感其殉父,附葬如礼焉。此女四易所天(旧称所依靠的人。指君主或储君。(2).旧称所依靠的人。指父。(3).旧称所依靠的人。指丈夫。),不为贞,卒殉其夫,不得不谓之烈。使其初适即得良奥,必为善妇。乃所如不合,遂历四姓,卒成大节,是谓质美而未学(本质很好、很善良,但后天没有经过学习的人。)。君子哀其遇可也,取其晚盖可也。若豫让“众人”、“国士”之言,本非正论,固非女子所得藉口矣。
世间至为可贵的真情即便没有周礼的规束也依旧被世人所看重。
有一农家妇人,其性轻佻,与丈夫恩爱狎昵,打情骂俏从不避讳外人,人们都认为她妖冶放荡。但是对待其他人的挑逗,她却冷若冰霜,严辞拒绝。
后来,妇人遭遇盗贼,身中七刀,口中仍然叫骂不迭,最终竟能保全名节而死。人们又都称其“贞烈”。一向对周礼推崇备至的儒学家也称赞其“质美而未学者也”。不仅如此,一位辛先生还顺道拉上了那些个道貌岸然的所谓文人学士作比较,凛凛一句,“彼好立崖岸者,吾见之矣”,这一番吐槽也是很犀利了。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朱子:“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让子羔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你这是害别人家的孩子。”子路说:“有百姓在那里,有社稷神在那里,何必读了书之后才算是学习呢?”孔子说:“正是因此,我厌恶那些利口善辩的人。”)
前一篇:陈继儒《读书镜·卷一》:父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