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2023-05-09 17:05:14)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初春之景,雪梅初暖,柳色淡绿;颔联点明游寺活动,同时表达对惠上人的称扬;颈联写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尾联写因受佛法洗涤,诗人尘俗之心应觉悟,但诗人因思乡之情、客子之愁,内心难以平静,也就难以真正觉悟,表现了诗人尘俗的烦恼忧愁和对清净佛界的向往之情。全诗用典颇多,语句通体对仗,细密严谨。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1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2,得听法王经3。
会理知无我4,观空厌有形5。
迷心应觉悟6,客思未遑宁7。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1.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2.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3.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法华经·譬喻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4.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5.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6.迷心:迷惑之心。7.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孟浩然一生的交游颇多,僧人为其重要的交游对象之一,他也喜好登游各种佛寺禅居。这首诗就是他陪着一位姚姓州郡长官一起拜访一位禅师后所作。
整体赏析
全诗从惠上人房梅暖带雪,柳青含烟领起,然后谈佛说禅,涉入觉路,是为孟浩然佛诗中别具一格的述理之作。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
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明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颈联两句写出了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止观》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方回点评说:
浩然于佛法亦深有所得。此篇五六语意明白无碍,《张丞相经玉泉》长韵云:闻钟鹿门近,照胆玉泉清,尤佳。
首联写景: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颔联写自己的行为动作: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颈联与尾联写情,即自己所悟的禅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