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庐西酒徒
庐西酒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08
  • 关注人气:4,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纪霖:传统大家庭,谁说了算?

(2022-03-27 14:47:05)
01
中国的大家族由经验最丰富、辈分最高的长老说了算。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面就讲中国人概念中的家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比如洋人说他要带一家子来拜访你,通常你不用担心,充其量就是他的父母或者他的孩子,但是如果说传统中国,有人说我要带一家子来拜访你,你可能就不要轻易答应,可能他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统统带来,这就是传统中国人所理解的家。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这个家不是今天人说的核心家庭,而是一个大家族,在你的家里究竟谁说了算?据说有这样一种说法,在现代的小家庭里面,谁脾气大,谁说了算,但是在传统的家庭里面,一定是有一个人说了算,谁?那就是长辈,这个家族里面辈分最高的人说了算,这是因为中国过去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社会里边谁最有经验,比如说什么季节,播什么种收割什么,通常是靠经验,谁最有经验?当然是长老了,世世代代,都是靠长老们的经验一代代传授下来,才形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所以在传统的中国里面,老人是个宝,大家都遵奉长者。在巴金写的小说《家》里面,高老太爷就是这样一个长老,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下面的年轻人虽然心里有不服从,但是也只能乖乖听他的话,但是你不要以为长老长者一定是男人,在《红楼梦》里面究竟谁说了算,贾政吗?你知道不是,而是贾母,有一次贾政打贾宝玉,结果老太太听说匆匆忙忙赶来,然后贾政一看母亲来了,赶紧跪下,被贾母痛骂,贾母在《红楼梦》里边,她在荣国府里面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贾母是女性,那么为什么她能够说了算呢?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在整个家族里面,她的辈分最高,所以她可以成为一个说了算的人。
02
家族势力的扩张,通过姻亲和拟血缘得以实现
中国家族最重要是要有中心势力,要势力比较大,一个家族再怎么大,它毕竟势力是有限的,怎么扩充自己的势力呢?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婚姻,不同的家族之间联姻,和其他家族建立婚姻的关系,来扩张自己的势力,所以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在传统中国,年轻人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年轻人结婚不是为你自己,找一个自己心爱的爱人,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找一个适当的媳妇,门当户对的这样一个家族,来扩充家族的势力,所以包办婚姻是在当时,有它自己背后的社会的某种合理性,到了近代整个启蒙以后,认为包办婚姻是不符合人的个性,只提倡一夫一妻制,所以小妾制度也就不合理,被废除了。
家族势力扩张第二种方式是建立一个拟血缘关系。这个我们不陌生,今天中国人,男人之间关系好称兄道弟,女性之间闺蜜以姐妹相称,然后还有拜干爹干妈,收干女儿干儿子,这就是拟血缘关系,通过拟血缘方式,来扩张自己的人情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就构成了,以血缘、拟血缘、婚姻关系形成的一个个关系网络,每一个中国人就像一个蜘蛛一样,是以你自己为中心,但是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血缘地缘的关系网络里,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
在人情社会里边有个好处,你是得到庇护的,整个家族为你遮风挡雨,但是代价是你失去了个人的自由,你要服从家族长辈的权威,所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到了现代社会,年轻人个性解放了,我们走出了家庭,但是代价是什么?代价是好像我们失去了家,特别是到了一二线城市以后,好像就是你自己,最多是你的伴侣,小两口一起奋斗,背后为你遮风挡雨的,给你情感关怀的家,好像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
03
乡缘意识,是流动在外的中国人的首要认同
在古代中国家,这个家和另外一个概念连在一起,叫做乡,为什么这两个连在一起?家是一个血缘关系,乡是地缘关系,地缘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血缘关系的一个扩张,所以中国人除了重血缘以外,还特别重视同乡,这个同乡啊,特别是你离开了自己家乡以后,你首先去找同乡,找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然后因为大家说的共同的方言,就感到特别的亲切,所以乡缘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仅次于血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一个身份关系。
那么西方人当然也重视乡,但西方人讲的是你的出生地,但是中国人注重的是你的籍贯,籍贯不一定是你出生在哪,可能甚至你一辈子都没去过,但是它依然是你的乡,比如说我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但是我算绍兴人,因为我的父亲祖父那一辈都是在绍兴,所以我的籍贯就是绍兴。这个东西有没有意义?年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意义,但是等到你越年长以后,你发现你好多的基因,你的生活习惯,甚至你的脾气,竟然都和你的血脉有关,比如说我发现我自己身上有点绍兴人的脾气,这个东西不过三代你是很难把它消解的,所以这个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籍贯内化到你的血脉当中。
各类同乡会馆也有助于形成同乡网络
在古代中国讲到老乡同乡,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叫大同乡,还有一种叫小同乡,小同乡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同一个县,同一个地区的人叫小同乡,方言基本上相互是一致的,至少是相互听得懂,但是大同乡是什么?大同乡就是省的概念,省际的概念,你是哪里人呢,我是广东人,这是现代人的回答。但是如果时光再往前推200年,通常你不会这样说,你通常说我是广府人、我是潮汕人、我是客家人,没有一个省的概念,所以大同乡的概念差不多是到晚清才真正出现。为什么?和晚清整个经济发展以后人口流动增加了,而且流动也越来越遥远了,好多留学生你要找个小同乡是比较难,但是你这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大同乡,广东人、 福建人、 江苏人,大同乡这个观念才出来,但是按照过去大同乡观念是没有的,即使是小同乡,小同乡下面还可以细分,我举个例子——台湾,今天台湾很多人说“我是本省人”,但本省人通常大部分是闽南人,闽南人里面分漳州帮和泉州帮,过去漳州帮和泉州帮经常发生冲突、械斗,即使在同乡里面,有时候也会有发生冲突,所以中国人的乡缘关系,也是分层次、分等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