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的)(1)

2025-09-30 08:34:31
标签: 原创科技著作

数学发展简史(石拓/编著)

13.2.4 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的)1

 

       1835年到1837年的几年中,罗巴切夫斯基(Lobatchevsky)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非欧几何的论文,由此建立了非欧几何(他自己称之为虚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Lobatchevsky)发现,欧氏几何中的那些不依赖平行公理的定理,同样适用于非欧几何。于是他放弃了平行公理,因此非欧几何不适用那些依赖于平行公理的定理。

 

       罗巴切夫斯基(Lobatchevsky)在他的没有平行公理的几何中,给出了这样的一个假设:

 

       设AB是直线,C是直线外的一点,pq是过C的直线,a是点C到直线ABD点的垂直距离,paCD)和qaCD)的夹角,记为π(a)(图13.1所示)。

       过C点的所有直线,对于AB而言分为两类,一类是与AB相交的直线;另一类是不相交的直线,pq是这两类直线的边界线(属于不相交的一类),称边界线为平行线。

 

       也就是说:C是与直线AB的垂直距离a上的点,所有过C点的直线分为两类,一类是过C点的直线,它们与a的夹角小于π(a),那么这类直线与AB相交,称为相交直线;另一类直线,则是过C点而不与AB相交。

 

       过C点与直线AB成角π(a)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这时两直线的夹角π(a),称为平行角。构成平行角的两直线是平行线。

 

       (待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