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康托(Cantor)的集合论(2)
2024-12-06 11:07:52
标签: 原创科技著作
数学发展简史(石拓/编著)
12.3.1 康托(Cantor)的集合论(2)
17世纪,牛顿(Newton,公元1643——1727年)和莱布尼茨(Leibniz,公元1646——1716年),他们在创立的微积分时,引进了无穷小量,构成了无穷小演算。但是,悖论(如贝克莱(Berkeley)悖论)也因此而产生。
19世纪以前,关于无穷集合的争论,涉及到哲学和神学,但是,由于哲学上的分歧和神学的制约,关于无穷问题的争论,历经二千多年,没有获得任何的令人信服的结果。
19世纪上半叶,捷克数学家波尔查诺(Bolzano,公元1781——1848年),在他的著作《无穷悖论》(1851年)中,明确了要建立集合理论,并且他朝这个方向努力了。他认为,实实在在的无穷集合是存在的,以及明确了集合等价的(或者相同的势)概念,这就是后来的两个集合元素1-1对应的关系。集合的等价关系,对于有限集合和无穷集合都适用。
不过,波尔查诺(Bolzano)关于无穷集合的研究,只是个开始,他在数学上得到的结果并不多,但在哲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哲学意义要大于数学上的意义。
集合理论的建立者,是后来德国的数学家康托(Cantor,公元1845——1918年)。集合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无穷集合和超无穷数的数学理论。
康托(Cantor)出生于俄国的一个丹麦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从小随父母到德国生活。1863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师从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等数学名师。1869年成为德国哈雷(Halle)大学讲师,1879年成为教授。
(待续)
12.3.1康托(Cantor)的集合论(2)
数学发展简史(石拓/编著)
12.3.1 康托(Cantor)的集合论(2)
17世纪,牛顿(Newton,公元1643——1727年)和莱布尼茨(Leibniz,公元1646——1716年),他们在创立的微积分时,引进了无穷小量,构成了无穷小演算。但是,悖论(如贝克莱(Berkeley)悖论)也因此而产生。
19世纪以前,关于无穷集合的争论,涉及到哲学和神学,但是,由于哲学上的分歧和神学的制约,关于无穷问题的争论,历经二千多年,没有获得任何的令人信服的结果。
19世纪上半叶,捷克数学家波尔查诺(Bolzano,公元1781——1848年),在他的著作《无穷悖论》(1851年)中,明确了要建立集合理论,并且他朝这个方向努力了。他认为,实实在在的无穷集合是存在的,以及明确了集合等价的(或者相同的势)概念,这就是后来的两个集合元素1-1对应的关系。集合的等价关系,对于有限集合和无穷集合都适用。
不过,波尔查诺(Bolzano)关于无穷集合的研究,只是个开始,他在数学上得到的结果并不多,但在哲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哲学意义要大于数学上的意义。
集合理论的建立者,是后来德国的数学家康托(Cantor,公元1845——1918年)。集合论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无穷集合和超无穷数的数学理论。
康托(Cantor)出生于俄国的一个丹麦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从小随父母到德国生活。1863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师从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等数学名师。1869年成为德国哈雷(Halle)大学讲师,1879年成为教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