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莫培督—拉格朗日最小作用原理(1)

2023-11-07 09:42:08
标签: 原创科技著作

分析力学笔记(石拓/著)

6.1莫培督—拉格朗日最小作用原理(1

 

        莫培督(Pierre 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又译莫佩尔蒂,法国数学物理学家和哲学家,1698-1759年。

 

       拉格朗日(Joseph-LouisLagrange),法国数学力学家,公元1736-1813

 

       18世纪中叶(1744年),莫培督(Maupertuis)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他所定义的作用量是指:运动物体的质量m运动的速度v与运动距离s的乘积(即:作用量=m·v·s),例如,一个质量为m速度为v运动距离为s的物体,它的作用量为(6-1):

其中:M1M2是物体运动的起始点,N是运动物体的个数。(6-1)就是莫培督(Maupertuis)的作用量。

 

       莫培督(Maupertuis)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是指:能够使得在时间间隔t1->t2内,物体从点M1到点M2,所走的路径最短的作用量,即(6-1积分(泛函A)取极小值(6-2):

因此,莫培督(Maupertuis)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可表述为:一个完整的定常(不随时间t变化)的保守力学系统,对于具有相同能量和始末位置的一切可能的运动路线中,莫培督的作用量(6-1),有极小值(6-2)。数学表出为求泛函(6-1)的极值。不过,莫培督(Maupertuis)本人并没有对他的最小作用量原理(6-2)给予证明。

 

(待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