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尘车间工程管线布置设计

(2022-07-01 17:53:38)
标签:

无尘车间工程设计

无尘车间管线布置

1. 无尘车间工程管线敷设方式

管线敷设方式一般包括直埋地下敷设、地沟敷设、架空敷设三种方式,具体介绍如下:

(1)直埋地下敷设:适宜于有压力或自流管,特别对有防冻要求的管线多采用此方式。埋设顺序一般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由浅至深埋设,如电讯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煤气管道、上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

埋设深度与防冻、防压有关。水平间距根据施工、检修及管线间的影响、腐蚀、安全等决定。

(2)地沟敷设

地沟的形式

地沟的形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a.通行地沟:通行地沟即人可站立在其中进行管路安装、检修的地沟,这种地沟适用于管道数量多、地下水位不高、管路和阀门需常检修的情况。地沟内的净高视管路敷设的形式而定,较小不应低于1.8m。沟内通道宽度不小于0.6m。可通行地沟的盖板一般不需经常开启,每隔一定的间距须设置入孔、管道膨胀节。疏水点、排水点附近,以及地沟排水点附近也需设置入孔。

b.不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即人不能站在其中进行管路安装、检修的地沟,这种地沟适用于管道数量较少、管路不常检修的情况。一般地沟内的净高为0.7~1.2m,为方便检修,不通行地沟的绝大部分盖板须是可开启式的。

c.半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即介于可通行和不通行之间的地沟,这种地沟适用于管道数量较多、地下水位较浅、管路需常检修、位于不经常通行的地点的情况。半通行地沟的净高一般小于1.6m,地沟内的管路布置、通道设置、入孔设置的要求和通行地沟的要求一致。

地沟设计

地沟设计的一般要求如下:

a.各种地沟的沟底应有不小于0.2%的纵向坡度,需要时需设置排水沟,在低处设置排水管,以便将管路偶然泄漏或地面渗出的水排出地沟,接入雨水系统。

b.地沟穿越道路时,对不同类型的地沟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通行地沟和半通行地沟,其穿越道路部分的盖板可不用开启,但也不宜直接用地沟盖板充当道路面。对于不通行地沟,其穿越道路部分的盖板须是可开启的,这时的地沟盖板是作为道路面部分考虑的,这时地沟盖板应根据道路的较大荷载考虑。

c. 地沟主干线应尽量沿道路走向并靠近道路单边设置。地沟转向90°直角为宜,并尽量做到以短距离实现较佳功能。地下管道不宜重叠埋设。

d.由于地沟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为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敷设于地沟内的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采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解决管道热力补偿问题。波纹管膨胀节也应采用焊接连接。

优点:地沟敷设管路隐蔽,不占用空间位置,不影响厂区美观;与直埋敷设相比,管线的安装、检修较为方便;距离短,节省材料。

无尘车间工程管线布置设计

缺点:地沟的修建费用高、投资较大;管路安装、检修不如架空敷设方便;一般不适用于输送有腐蚀性及危险介质的管路;有些管线不能同沟敷设;对直埋上下水管路和雨水、污水管路,以及直埋电缆的敷设都有一定的影响;不适宜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中净环球净化可提供无尘车间、洁净厂房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改造等配套服务。

(3)架空敷设:将管线架空于管线支架或管廊上。

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低支架2~2.5m;中支架2.5~3m。架空管道跨越道路时离地面应有足够的垂直净距>4.5m。通过无尘车间主要交通干道时一般应为5m。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在一定距离处应安装冷凝水排除装置;长距离输送液化气体的管道,在一定距离处应安装垂直向上的膨胀器。输送特殊液体或气体时,应可靠接地,防止产生静电。

优点:维修方便、节约投资,除消防上水、生产污水及雨水下水管外均能架空敷设。

2.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

管线应避开露天堆场及建、构筑物扩建用地。应尽可能将几种管线同沟或同架敷设,注意管线间相互影响,如煤气管与电力电缆。

干管宜布置在主要用户及支管较多的一边。管道应成列平行敷设,尽量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当须交叉时,宜成直角交叉。明线敷设管子尽量沿墙或柱安装,应避开门、窗、梁和设备,应避免通过电动机、仪表盘、配电盘上方。

操作阀高度一般为0.8~1.5m,取样阀1m左右,压力表、温度计1.6m左右,安全阀为2.2m。并列管路上的阀门、管件应错开安装。

管道上应适当配置一些活接头或法兰,以便于安装、检修。管道成直角拐弯时,可用一端堵塞的三通代替,以便清理或添设支管。

按所输送物料性质安排管道。管道应集中敷设,冷热管要隔开布置,在垂直排列时,热介质管在上,冷介质管在下;无腐蚀性介质管在上,有腐蚀性介质管在下;气体管在上,液体管在下;不经常检修管在上,检修频繁管在下;高温管在上,低温管在下;保温管在上,不保温管在下;金属管在上,非金属管在下。水平排列时,粗管靠墙,细管在外;低温管靠墙,热管在外,不耐热管应与热管避开;无支管的管在内,支管多的管在外;不经常检修的管在内,经常检修的管在外;高压管在内,低压管在外。输送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通道上方设置阀件、法兰等,以免渗漏伤人。蒸汽或气体管道应从主管上部引出支管。

根据物料性质的不同,管道应有一定坡度。其坡度方向一般为顺介质流动方向 (蒸汽管相反),坡度大小为:蒸汽0.005,水0.003,冷冻盐水0.003,生产废水0.001,蒸汽冷凝水0.003,压缩空气0.004,清净下水0.005,一般气体与易流动液体0.005,含固体结晶或黏度较大的物料0.01

管道尽可能沿无尘车间墙壁安装,管与管间及管与墙间的距离以能容纳活接头或法兰,便于检修为度。一般管路的突出部分距墙不少于100mm;两管道的突出部分间距离,对中压管道约40~60mm,对高压管道约70~90mm。由于法兰易泄漏,故除与设备或阀门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他应采用对焊连接。但镀锌钢管不允许用焊接,DN50可用螺纹连接。

根据施工流程图,结合设备布置图及设备施工图进行管道的配置,应注明如下内容:a.各种管道内介质的名称、管子材料和规格、介质流动方向以及标高和坡度,标高以地平面为基准面或以楼板为基准面;b.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上有数种管道,安装时应予注明;c.管件、阀件等;d.锅炉房蒸汽压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等。

本文由中净环球净化CCG(www.ccg-sz.com)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