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非《解老》译文及简评简注(十)

(2013-01-11 17:25:04)
标签:

入军不备甲兵

是以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不爱精神不贵处静,此甚大于兕虎之害。(因此圣人爱惜精神而重视置身于虚静状态。不爱惜精神,不重视置身虚静,是要比野牛猛虎的危害还要大的)夫兕虎有域,动静有时。避其域,省其时,则免其兕虎之害矣。(野牛和猛虎有一定的活动区域,动和静有一定的时间。避开它们的活动区域,观察它们的活动时间,就可以免除野牛和老虎的危害了。)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不免于万物之害。(百姓只知道野牛和猛虎有坚爪利角,却不知道万物都有坚爪利角,就不能免遭万物的侵害。)何以论之?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为什么这样说?季雨降落汇集,旷野一片清静,如果在黄昏和清晨跋山涉水,风露的爪角就会侵害他)事上不忠,轻犯禁令,则刑法之爪角害之。(侍奉主上不忠诚,轻易违犯禁令,刑法的爪角就会侵害他)处乡不节,憎爱无度,则争斗之爪角害之。(住在乡里不检点,爱憎没有标准,争斗的爪角就会侵害他)嗜欲无限,动静不节,则痤疽之爪角害之。(贪图享乐没有限度,行为举止不检点,毒疮的爪角就会侵害他)好用其私智而弃道理,则纲罗之爪角害之。(喜用个人智巧而背弃事理物情,法网的爪角就会侵害他兕虎有域,而万害有原,避其域,塞其原,则免于诸害矣。野牛和猛虎有它们的活动区域,各种祸害也都有它们的根源,如果避开猛兽的活动区域,堵塞祸害的根源,就可以免遭各种祸害了。)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所有兵器盔甲都是用来防备侵害的)重生者,虽入军无忿争之心;无忿争之心,则无所用救害之备。(重视生命的人,纵然当兵也没有忿怒争斗的心思;没有忿怒争斗的心思,就无处使用避免祸害的防备措施。余注:“虽入军无忿争之心”的“重生者”,必死!两军相逢勇者胜!故韩说大谬。)此非独谓野处之军也。圣人之游世也,无害人之心,无害人之心,则必无人害,无人害,则不备人。(这不只是说处在野外的军队。圣人在世上活动,没有害人的心思,必然就没人害他;没人害他,就不用防备别人。)故曰:"陆行不遇兕虎。"入山不恃备以救害,故曰:"入军不备甲兵。"所以《老子》说:陆地上走路不会碰到野牛和猛虎。进入山林不依仗防备措施来避免祸害,所以说加入军队不用准备武器)远诸害,故曰“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远离各种祸害,所以说:野牛没有地方使用它的利角,猛虎没有地方施展它的坚爪,兵器没有地方用它的锋刃。)不设备而必无害,天地之道理也(余注:除非对方也是圣人,否则“不设备而必无害”之说不能成立!因为“不设备而必无害”之说的前提、也就是理论基础必须是“人性本善论。”)。体天地之道,故曰:"无死地焉。"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矣。(不采取措施而必然没有祸害,是自然的通理。体验自然的通理,所以说不会陷入死亡的境地。活动不会接近死地,就叫做善于养生
简评:韩非通过阐解《老子》五十章“善摄生者,陆行不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告诫人君(圣人)应该虚静无为(“爱精神而贵处静”),军队是为防御而不是用于进攻(“凡兵革者,所以备害也。”“圣人之游世也,无害人之心,无害人之心,则必无人害,无人害,则不备人。”)。同时告诫百姓事上要忠、遵守法禁、处乡有节、动静有度、抑制欲望、不用私智以避法网之害、争斗之害、病患之害。不过,韩非的“虚静无为”并非老子的“虚静无为”。他在《主道》篇中说得很明白:他的“虚静无为”是一种治术,要求君主始终处于不为人知的暗处,去观察臣下,发现他们施政中的毛病(“虚静无为,以暗见疵。”),实行紧握权柄而不失之于臣的独裁统治(“谨执其柄而固握之)。(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