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黄果树之行的缘起
(2022-03-15 09:30:10)
标签:
转载 |
黄果树之行的缘起
黎燕
2016年7月上旬,一个机缘,将鞍钢文坛“五朵金花”聚在一起。书香浸润,风姿绰约的五位文学女人,同时出现在某个场合时,格外地抢眼。
而我们自己,二十年的惺惺相惜,抱团取暖,不仅为庸常岁月带来了异彩,也相互影响,熏陶着彼此心性。看着就亲,欣赏不够,真水无香的交往中,将其他姊妹的某些极品化为自己的精神养料,每个人都得到了学习与成长,越发气味相投,越发珍惜可遇不可求的诗性友情。
临分手前,在鞍山师范学院任教的小妹于昕蕙,对我和张玉凌说,两位大姐,学校马上放暑假了,想趁此机会,出去透透风,散散心,你俩有想法没有,我们一起走走如何?去年这时,她就张罗过,我和张玉凌当即表示,愿意同行。过后,我俩一琢磨,感觉她的腿伤(一条腿不慎严重骨折)没好利索,上下台阶还得拄拐杖,这时出去游山玩水,行走不便事小,有碍康复不容疏忽。如何收回自己的应承,还不伤小妹的心,颇费心思呢。因我年长,就由我在电话里委婉地说,考虑到她的腿伤还没全好,明年再说,好吗?
一年光阴箭逝而去,转眼的工夫,我们的应允,就到兑现的时候了。重情重义,履行诺言是我们性灵的支撑。那,还有什么说的?两位大姐的思绪急速地在同一个轨道运行着,结论不约而同。于是,就朗朗地笑着回答道:你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我们肯定与你一起去看山水,欣赏自然风光。三个人一琢磨,最佳的选择就是都没去过的,且不用过多走路,过累攀爬的。首选黄果树大瀑布,其次是桂林漓江。最后,我与张玉凌认为于昕蕙近些年经常远行,见多识广,遂将行前的联络事宜,出游地点,旅行社联系都由她定夺。
莫逆相知,想问题做事情上,多么省心省力啊。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彼此就心知肚明,心领神会,根本用不着来回拉磨似的,探讨来探讨去,沟通来沟通去的。这不,大约一个星期后,将近中午的时候,接到于昕蕙电话,说已在中国辽宁旅行社定好了,去黄果树的事宜,五天行程。让我和张玉凌将身份证号码告诉她,旅行社好预定机票。并要我俩下午去交费用,办理出行的合同。
这些,都不在话下。体力,不是问题;花费,也不是问题。让我纠结的是,我家先生不爱旅游。他啊,不习惯在外住宿,也不喜欢多走路,还不情愿一个人待在家里,自感形单影只,波及了日常生活习惯,颠覆了正常的生活规律。
从1997年起,大儿子大学毕业,落脚外地,老儿子也考入了大学,远走高飞,我家就空巢了。常年的二人世界,自然少了浪漫与甜蜜,多了平淡与体贴。在时间的刀砍斧削之下,昔日的热恋啊,已如大海退潮,激流不再,但爱情转化的亲情,越发情深意笃。二个人早已是一颗心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细致入微地在意对方的身心健康与内心感受,注意提升日常生活的情趣与品质。这是没有行文的夫妻约定,已融入彼此的血液与骨髓。没有波澜跌宕,平淡无奇中,我俩将二人转(东北的地方戏)演得有滋有味。无形中,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使远在外地的儿子和儿媳,心安意宁,少了后顾之忧。
人在向晚抑或衰微之际,最好的选择——对子女的爱,不再是如何操心,奉献光与热了,而是老夫老妻管好自个,尽量有好心情,好身体,以减少孩子的牵挂与压力。
顾虑到老公的感受,爱疯爱野的我,也只好收敛了,尽量少出远门。
这次,决意到黄果树一游,为自己说过的话做主,只是一个引线。更主要的是,2015年3月开始,宅家,在新浪开博之后,我比原来打工还忙碌。
我这个人有一个笃定的生命姿态——要么不爱,爱就爱个天长日久;要么不做,做就做个水滴石穿。
自从我耕耘博园之后,不仅没有了双休日、节日的概念,而且写文,发文,回访,回评,加之还要读书,充电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每天的忙碌都超过了8小时。因我善于劳逸结合,坚持运动,每晚必睡足8小时左右,注意保护自己,如此日复一日的劳累,并没伤及自己的视力与健康。
在我的心底,生出这样的理念:一个人,只要心有期许,注重学习,修持内心,向着阳光而行,不断享受耕耘与收获的快乐,自身能量不仅不会消减,而且还可再生,循环往复地得到增强。
我对此从不动摇,并从一些人的境况中得到了验证。
尽管如此,我还是听到了另一个我对我说,你虽然经得起劳累,你还是需要给自己放一个小假,离开朝夕相守的电脑,一成不变的生活,到青山绿水处,耳目一新的天地,给你的身心与灵魂做一次透析与置换。也许,这样对你,对你的父母,对你的另一半,对这个家,对五个孩子(加上宝贝孙女),更好,更值得!
我应对另一个我的呼唤做出理性的回应。
万万没想到的是,根本没费多少口舌,他,轻而易举地点头同意了。
呵呵,这天是2016年7月13日。我的黄果树之行,在这一时间点上,帷幕欣然拉开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