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如何忌口

标签:
食物营养忌口夏季养生 |

易患疾病与忌口
夏季劳累过度,饮食不当等可使人的耐热能力下降而诱发中暑。天气炎热,有些人会出现疰夏,见眩晕心烦、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在饮食方面宜多吃开胃消暑的食物,如番茄、葡萄、辣椒、蒜、醋等;不宜吃厚味油腻食物,如肥肉、羊肉等,以免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小心胃肠病
警惕“水中毒”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认为喝水多多益善。殊不知每一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的渗透压就会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因此夏季要喝水有方,可在500毫升的饮用水中加1克盐,这样既可以补充机体所需,同时也可防止电解质紊乱;另外,喝水时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不可喝温度过低的水,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多喝热茶水,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强散热作用。
体质与忌口
夏季天气炎热,暑湿较重,消化功能相对较低。但夏季出汗多,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均发生显著变化,机体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夏天食养既不可过补也不可不补,宜平补、清补。
阴虚质(易出现口燥咽干、眼睛干涩、大便燥结、小便短少、手、足、心烦热,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渴喜冷饮等表现)人群体型偏瘦,新陈代谢较快,产热多,容易出现发热症状,故在夏天吃水果时忌过食温热之品,如荔枝、龙眼、樱桃、杏、栗子、胡桃肉和大枣等,以免加重阴虚内热症状。
夏天为了祛暑降温,大多数人喜食冷饮冷食,但阳虚质(明显怕冷,手脚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受寒后易腹泻等)人群,由于素体阳虚,寒从内生,再多食生冷之物,易损伤人体阳气,加重阳虚表现。故忌食冷饮冷食和苦寒之品,如水果类的香蕉、西瓜、梨、猕猴桃;蔬菜类的苦瓜、苦丁茶;畜禽海鲜类的蛤蜊、螺蛳、海蜇、蟹、田螺、海带等;
暑天湿热之气较重,故湿热质之人(身体困重、心烦急躁、胸闷、食欲不好,容易恶心,不太想吃东西、口渴不欲饮等)在夏季会觉得闷热难熬,浑身无力,故湿热质的人在夏天忌食油腻厚味,尤忌烟酒;水果类忌过食杏、杨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