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

(2016-05-17 09:08:37)
标签:

运动

体育锻炼

膳食

活动

肥胖

                      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
           

人的生命活动源于动,有动才有生机。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百练不如一走”,其价值不亚于食物进补。合理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加强对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吸收。进行有规律的、具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危险。

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慢病和卫生促进部的Tim Armstrong博士说:“体育活动作为预防某些癌症和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可向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推荐,”“为了改善健康,预防疾病,成年人每周必须完成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

  现代人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很大。笔者经常听周围朋友抱怨:我知道运动锻炼很好,可我太忙了,没时间运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也是最省钱的运动。没时间运动,你总有时间走路吧。

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2007年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人们:每天6000步,大约每人每天快步走3040分钟左右。就是说,在合理饮食的同时,提示人们要加强适度的运动。

有句话说得好:管住嘴,多动腿。体力活动的瘦身效果也得到了许多科学证据的支持。有人对所有可信的研究进行综述,对体重和锻炼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并证明如果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体重相应会比较轻。另外一组数据证明:定期锻炼能有助于维持通过锻炼而减轻的体重,保持每天快走或类似运动1小时,且每周至少参加活动量较大的运动1小时,对健康将有积极的作用。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锻炼并不好。

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

当然,积极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所节制,不能过于疲劳。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跑马拉松,其实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孙思邈、陶宏景等名医兼养生家都强调“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太过的运动非但起不到养生和增进健康作用,相反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笔者曾遇一位鼻咽癌患者,体型消瘦,70多岁,他向我咨询问题时,是由老伴搀扶着过来的。老先生不解的问:医生不让我出去旅游,骑车。看了他的身体状况,我想每个人都会清楚,疾病康复期多运动是好的,但老先生连走路都困难,旅游对他来说,是超出他体力能够承受的活动,可能会消耗更多的体力,产生疲劳,对康复肯定不利。诸如此类的例子还不少。

    因此,运动要适度,最好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孙丽红”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