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治心,后治眠

(2016-05-12 09:05:22)
标签:

失眠

抑郁症

药物

健康

心理因素

                先治心,后治眠
            

心因性失眠,不可忽视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越来越忙,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越想睡觉,有时却越睡不着。日常生活中,思想的冲突、紧张的工作、希望的幻灭、亲人的离别等一些消极因素,或是成功的喜悦等积极因素,无一不能带来不眠之夜,像这种失眠就是心理性失眠。

心理因素紧张、抑郁、兴奋或悲伤等都会引起人失眠。有学者研究了300例失眠患者,其中85%的人存在着精神方面的障碍,研究发现,对许多失眠的人来说,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因素。而失眠又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失眠使人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急躁,焦虑,从而降低了人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长期失眠,还可使人感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灵活性降低,还会使人的性格发生一些不良的改变,严重挫伤人的生活信心,造成悲观情绪,甚至引起厌世念头和自杀行为。可以说,失眠是人类健康的大敌。

把睡眠看轻一些             

对于失眠者来说,往往过度关注自身的失眠问题。失眠患者往往认为睡眠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事,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才能睡好觉,如果失眠了,就会焦虑、烦躁,从而更加睡不着。

其实,在我们的认知中,不要把睡眠和失眠看得太重要,过分看重失眠带来的不良后果,会给自身带来心理负担,从而进一步加大焦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反而更加睡不着。

实际上人每天只需要深度睡眠24个小时,其他是有梦睡眠。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失眠者还能保持正常的思维能力的原因,由此可见,大多数失眠症患者的问题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严重。

对于心因性失眠的人群,失眠最好就要从治心开始,首要的是放松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按照正常的生活秩序工作和学习,提升对自己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自信,是心理治疗失眠的重要环节。

关注抑郁症,关注失眠        

目前已经证实,失眠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美国的一项通过对失眠和非失眠两组人群进行长达40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患有失眠的人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没有失眠者的3倍。研究提示,在失眠和抑郁症之间,可能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或机制。虽然目前还无法准确地揭示它们,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在下丘脑和垂体,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某一环节出了问题。

慢性失眠可引发抑郁,反之,抑郁也是失眠最常见和主要的原因。高达三分之二的抑郁患者在发作之前有过失眠(入睡困难、早醒),新患严重抑郁症或复发的概率提高210倍。还有很好的证据说明,失眠是焦虑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抑郁症最常见的障碍也是失眠,约80%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睡眠障碍,最典型的睡眠障碍就是早醒,醒后难入睡,并陷入抑郁之中。

    生活中,很多人对抑郁症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多休息,注意调整生活节奏,调整心态就能好。其实抑郁症并不是多休息就会好的病,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服药治疗。抑郁症患者70%80%能够通过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得到治愈。当抑郁症消失的时候,失眠症状也会好转。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孙丽红”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先治心,后治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