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食养吃什么
(2013-12-03 12:27:23)
标签:
冬季进补食养健康生了癌怎么吃 |
1.食宜温热
冬季气温寒冷,寒冷的气候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含热量比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为主,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如牛肉、羊肉、猪肉、鸡鸭肉、鸡蛋、鱼、豆制品等。
2.补充微量元素
冬季的寒冷气候使氧化功能加强,从而引起体内维生素的缺乏,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同时,冬天是蔬菜的淡季,蔬菜品种较单调,因此,可多选择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除此外,还可适多吃些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作用。
研究表明,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关系密切。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同时可多吃些含钙、铁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酱、猪肝、牛奶等,以提高机体御寒性。
3.冬令进补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节。进补涵盖在养生学之中,进补养生说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下面介绍几个冬季较为适宜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羊肉: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暖肾益精的功效,可用于肾虚阳衰,腰膝酸软,尿频,阳痿,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等病。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历来被当作进补重要食品之一。
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增强抗寒、防寒能力。羊肉还可增加体内消化酶成分,帮助消化。常见食用方法如:山药羊肉汤、红烧羊肉等。
黑芝麻:中医认为黑芝麻性味甘、平,有滋补肾肝、养血明目、生发增乳、润肠通便等功效,可用于肝肾虚弱,腰腿酸软,须发早白,头晕眼花,妇女乳少,大便干燥等病。故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对芝麻的评价是“八谷之中,惟此为良”。
黑芝麻具有滋补肾肝、养血明目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痿软、须发早白、肌肤干燥、肠燥便秘等。黑芝麻还能治疗脱发,特别是对身体虚弱、早衰而引致的脱发,对药物性脱发,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脱发均有较明显效果。常见食用方法如黑芝麻粥,芝麻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