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高人群,你应该了解的“食品标签”

(2014-09-12 23:57:01)
标签:

健康

食品标签

三高

高血脂

糖尿病

分类: 营养健康

三高人群,你应该了解的“食品标签”

http://s13/mw690/0031EFwhzy6LZCbxigIfc&690

  

   从何时开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些曾经的“富贵病”已开始在我们身边蔓延,年轻人不断加入“三高”大部队。有人抱怨环境污染,有人抱怨生活节奏快。其实,病从口入,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懂得如何阅读食品标签,导致在“吃的选择”上屡屡犯错,才给自己的身体增加了“负能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三高”人群应该知道的“食品标签”知识。

 

一、   高血压,要看 “钠”

  超市扫地阿姨或许都知道高血压患者最怕“盐”,还知道每天吃盐不应该超过一个啤酒瓶盖的量。然而,购买包装食品时,是否也能认真查看食品标签中标注的盐含量?一般的,食品标签中不会直接标注含盐量,而是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钠含量。食品中1克钠约合2.5克盐。

  打个比方,你吃一包九制话梅,含有3.28克钠,相当于摄入3.28*2.5=8.2克盐。Bingo!你今日摄入盐已经超标!请时刻谨记,尝起来不咸的,不一定含盐少,关键要看“钠”!

         http://s15/bmiddle/0031EFwhzy6LZCd4ijsae&690 
二、    高血脂,紧盯“脂”

  素食者频频被查出脂肪肝,人们愈发谈“油脂”色变,而且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不吃大鱼大肉的人也会血脂偏高。拿起任何一种包装食品,查看食品标签就会发现,“脂肪”几乎无处不在,且不说薯片、饼干、方便面等,就连牛奶中脂肪含量也并不低。当然,你可以选择“低脂”牛奶,但要注意,每100克食物中脂肪含量≤3克,或每100毫升中的脂肪含量≤1.5克,才能称之为“低脂”,否则便是“伪低脂”。



此外,“反式脂肪酸”也是引起血脂升高的一大元凶。然而,常常看到薯片、饼干盒子上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 ,那是因为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标示为0。可见,我们更应该注意“配料表”中标注的“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部分氢化脂肪、植物性酥油、起酥油、人造牛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 等名称,他们可都是反式脂肪酸的“小名”哦!
       http://s4/bmiddle/0031EFwhzy6LZCpL5Fs36&690

三、   糖尿病,不只是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看似危害不大,而其引起的并发症涉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各位糖友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注意,不选择对血糖影响太大太快的食品。

  一要看含糖量,即“碳水化合物”的量;若食品标注“低糖”,就要查看是否每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5克。二要看配料表中排序靠前的是什么,排位越靠前,含量越高。举个例子,同样是燕麦片,A品牌配料表为:燕麦、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等;B品牌为: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等。可见A的燕麦含量高,而燕麦对血糖的影响远小于米粉,更适于糖友选购。三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含量越高,造成的血糖波动越缓慢,更适合选购。

http://s12/mw690/0031EFwhzy6LZCCtutJ23&690

   人人都应该学会看食品标签,对“三高”人群就更是如此!目光多停留几十秒,也许就能更好保卫自身和家人健康!“三高”不易,选购更难,且买且珍惜!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璐 原创

电子邮箱:wanglu122791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