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对食物,准妈妈健康度夏

(2014-07-11 16:28:13)
标签:

健康

分类: 营养健康

吃对食物,准妈妈健康度夏

http://s3/mw690/0031EFwhzy6KmD8pr9g02&690

 

窗外蝉鸣不断,又到盛夏时节,十月怀胎的准妈妈们更是难熬。孕妇基础代谢率高于普通人,相应的体温也比一般人高出0.5℃左右,高温让体内的消化酶活性下降,导致孕妇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不仅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很有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所以,在夏季,准妈妈尤其要饮食的营养均衡和科学搭配。吃对食物,让准妈妈和胎儿们健康度夏。

 

一、 主食也能有花样

为了供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的能量摄入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按照2013年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规定,孕中期妇女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5%。以孕中期妇女为例,应该摄入谷类约350-450g,并同时摄入大豆或豆制品50-100g

很多孕妇因为夏季没胃口而选择以高糖的点心、零食来入餐,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引起体重的过多增长,还增加了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其实,变换主食的做法,如做成包子、贴饼;或在主食中搭配粗粮、薯豆类都是改进主食风味的好方法。

http://s13/bmiddle/0031EFwhzy6KmCBDvVG4c&690

 

二、 清淡也能高营养

为了应对孕期蛋白质、脂肪需求的增加,传统的中国家庭会让准妈妈们每天坚持喝各种肉汤、鱼汤,或者吃很多糖水鸡蛋。这样的食谱在盛夏时节难免过于油腻,从而引起孕妇抵触心理,胃口下降。其实,补充蛋白质和脂肪的膳食不一定非要油腻,清淡饮食也可以很营养。

瘦肉、蛋奶、大豆均富含蛋白质,不妨将时令蔬菜、菌菇类与瘦肉一起,做成味道鲜美的水饺,或者干脆做成田园蒸菜,不仅营养素不会流失,而且避免了高油高盐的威胁。另外,夏季水果种类丰富,不妨以酸甜的水果入菜,不仅增进食欲,还补充了必要的维生素。如菠萝、柠檬、柳橙都是适合烹煮食物的原料。一盘香甜的菠萝虾仁饭,任谁也会胃口大开吧?

http://s7/bmiddle/0031EFwhzy6KmCEe6qy56&690

 

三、 微量营养素,你补够了吗?

准妈妈们在妊娠期间对钙、铁、锌等矿物质及各类维生素的需求量增大,日常饮食中不仅要注意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上述微量营养素,还要注意补充的方法和时机。

首先,蔬菜水果要选对,还要吃的时间正确。尽量以含糖量低的水果为主,或既是蔬菜又能当水果吃的瓜果,如番茄、黄瓜等。西瓜因为含糖量高,需注意不能过量食用,每天最好不要超过500克。其次,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既不会加剧餐后血糖,也不会影响下一餐正常进食。此外,许多孕妇很注重钙的补充,却忽视了维生素D的摄入,以及适量的运动和日晒。因此出现了,补钙却还是缺钙的现象,牛奶中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是准妈妈补钙的首选。

http://s16/bmiddle/0031EFwhzy6KmCIeaXJaf&690

 

四、 零食加餐,你吃对了吗?

准妈妈们时常会感到饥饿,因此家中总是备了很多零食,但是否妈妈们吃的零食都对自己和胎儿的健康有利,那可不尽然。选择健康零食,其中有着不少学问。

1.  健康选饮品。渴了喝杯蔬果汁、柠檬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即避免了糖分的过多摄入,还能解渴避暑,补充维生素;绿茶含锌量丰富,锌元素对胎儿正常身体和智力发育都起着重要作用,孕妇可以适量喝点淡绿茶。

2.  自制甜品,抵制冰淇淋的诱惑。冰淇淋不仅对孕妇敏感的肠胃系统有刺激,可能引起胃痉挛,出现剧烈腹痛现象。过低的温度还有可能刺激胎儿,引起胎动频繁,胎儿不安。在家用酸奶、坚果和美味水果自制甜品,不仅健康,而且对孕妇和胎儿均比较安全。

3.  消夏粥品,红豆为佳。绿豆粥尽管降暑去热,但绿豆性凉,对于那些脾胃虚弱的准妈妈来说不适合长期喝。一种方法是在煮绿豆的时候,加入枸杞大枣一起煮,补气养血。另外,可以用红豆汤代替绿豆汤,同样止渴,红小豆还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消除孕晚期水肿。

 

准妈妈们请记住:

膳食营养,合理为度,不过量不限制;

选择适宜自己的食物,科学补充营养素;

加强锻炼,多去户外活动,有益母子健康。

 

 

                                  营养师王璐(原创)
wanglu1227910@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