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声声
(2020-04-21 08:48:26)
吉他声声
何华
翻出几张吉他CD听,一度喜欢的吉他音乐又回响起来。
在CD还不怎么普及的年代,电台是常常播放吉他曲的。那个时候,最迷的两支曲子是:塔雷加的《阿尔罕布拉宫 的回忆》、巴里奥斯的《大教堂》。
听了“阿宫回忆”,一直想去西班牙这个神秘的宫殿。记得看有关梁思成林徽因的书﹐他们夫妇在一个黃昏坐著马车缓缓驶进阿尔罕布拉宮﹐在其中的“狮子院”里贪享夜色。据說﹐La Alhambra 的日落和月色最迷人。至于那首《大教堂》,倒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室友,动如脱兔的他,听了《大教堂》后,一时间居然变得静若处子起来,至今也没有闹明白是音乐的作用还是宗教的作用。后来,我才知道巴拉圭吉他作曲家巴里奥斯的种种传奇故事,他对吉他音乐的贡献。他的“梦中的森林”﹑“最后的颤音”﹑“大教堂”﹐“船歌”、“蜜蜂”等等,无疑是吉他音乐里最雅俗共赏的经典。
除了巴里奧斯、塔雷加﹐另一个让我心动的名字是阿尔贝尼茲Isaac Albeniz 。他和塔雷加死于同一年﹕1909。塔雷加改编很多阿尔贝尼茲的作品﹐包括那首大名鼎鼎的“传奇”。个人觉得还是塞戈维亚(Andres Segovia )弹的“传奇”最耐听。“传奇”﹐很容易让人弹疯掉﹐那滾滾而来的节奏是会叫人失控的。到底吉他老皇塞戈维亚坐怀不乱﹐徐疾有致。所谓气度﹐大概就是徐疾有致吧。我固执地认为塞戈维亚是最好的吉他演奏家﹐老派含蓄﹗现在被众多吉他迷推崇的大卫罗素﹐也没法和塞戈维亚比。至于约翰威廉斯,更没法和塞戈维亚比。
我想说我宁可听佩佩罗梅罗(Pepe Romero)弹奏的弗拉门哥(Flamenco)CD。佩佩是“吉他皇族”罗梅罗家族的次子。当佩佩只有七歲时﹐他就和父亲同台演出。佩佩这张Flamenco的CD封面很可爱﹐他怀抱吉他像怀抱爱人——我们的古琴就显得矜持了。我是先爱上照片再爱上他的琴声﹐其实﹐每次听他CD前﹐都会看一会儿他的照片﹐似乎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有一次在朋友家听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的十二首吉他练习曲,听得我哈欠连连——是在喝了很浓的咖啡之后。我当然不敢说维拉罗伯斯不好,他可是连塞戈维亚也低头臣服的。显然问题出在我身上。不过,我还是想为自己辩护,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对某些人而言,也可以说“枯燥单调”,我却可以坐在那一动不动从头听到尾。人和人讲个缘字,人和音乐同样讲个缘字。
音乐家的瞎子,我都觉得特别牛,阿炳是一个,西班牙作曲家罗德里戈是一个。罗德里戈的吉他作品《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简直就是西班牙的《二泉映月》。
Naxos廉价版其实出了很多优秀的吉他CD,我最喜欢的两张:一是Jason Vieaux弹的,里面收有梅林(Jose Luis Merlin)的《回忆组曲》(Suite del recuerdo),哀而不伤!
另一张是Lorenzo Micheli弹的意大利作曲家泰德斯可(Castelnuovo-Tedesco)的作品,很优美的格调。Lorenzo Micheli也是意大利人,所以弹泰德斯可的作品得心应手。
闲时,我喜欢逛唱片行,在“古典厅”的吉他专柜常常看到颤巍巍的老人在架前摸索,每次都很感触,我一般都会“深情地”看着他们的背影,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老了,背后也有一双年轻的眼睛“深情地”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