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米的《半人马之战》

(2018-02-03 13:36:48)
标签:

杂谈

老米的《半人马之战》

何华

这次到意大利,特别想看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他的作品多在家乡佛罗伦萨。到了佛罗伦萨,没有人不去看“大卫”的,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除了大名鼎鼎的大卫,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四尊“未完成的奴隶”——就排列在通向大卫雕像的长廊两侧。当然很多人认为这已经完成了,我也觉得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没什么不可。“完成与未完成”,在艺术史上一直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还有,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米开朗基罗著名的《昼》、《夜》、《晨》、《暮》就安放在这座陵墓的石棺上。这里相对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安静多了,在这里你可以不受人群干扰地慢慢欣赏。

米开朗基罗89岁客死罗马,和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体力消耗极大,一身是病,他能活到这把年纪真不容易。罗马当然善待米开朗基罗的后事,把他厚葬在圣彼得大教堂,但佛罗伦萨人不同意了,传说他们偷走米开朗基罗的遗体,连夜运回佛罗伦萨。

如今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里就有米开朗基罗的墓碑,佛罗伦萨,是他人生的终点。佛罗伦萨,也是他人生的起点,佛罗伦萨还有一间米开朗基罗故居博物馆——博纳罗蒂之家,这间博物馆不是太有名,地方不大,藏品不多,如果不是“老米”的超级崇拜者,估计也不会去那里。米开朗基罗在这间屋子住过多久?并不确定。严格说,这是米开朗基罗家族的故居。很长时间,他的侄儿在这里居住。我们知道米开朗基罗对这个侄儿爱恨交加,既是满足他父性的倾注对象,也是他想骂就骂的“出气筒”。但到底是他的亲侄儿,他自己又没有儿子,所以对侄儿处处关心尤其是他的婚姻大事。这位侄儿结婚后生下的儿子就取名米开朗基罗,也算是讨好老米吧。这个故居后来就由侄孙小米开朗基罗继承,所以房子里的艺术品也都是“小米”收集的。博物馆里最珍贵的藏品是两件米开朗基罗早年的浮雕:《楼梯上的圣母》和《半人马之战》。两件作品一静一动,充分显示了他少年时期的天才。以“半人马之战”为例,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半人马部落的人好酒色,有一天隔壁的拉皮斯部落举行婚礼,邀请半人马部落参加,半人马部落的人酒后乱性竟然试图抢走新娘,这就引发了著名的拉皮斯与半人马两个部落之间的大战。

仔细看浮雕里的每个人物,都非常有张力,线条肌肉也都堪称完美,“大卫”的影子已经酝酿在里面了,连老米自己都认为这是他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那天我们到的早,整个博物馆只有我们两个参观者。同行的画家朋友非常欣赏半人马之战,在浮雕前临摹了半小时。工作人员看我们沉浸在这件浮雕前不忍离去,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画家鲁本斯也临摹过这幅作品。我后来在威尼斯看了很多丁托列托的壁画,相信丁托列托也一定受到这件“肉搏”艺术品的影响。

说到米开朗基罗就不能不提洛伦佐·德·美第奇,他非常欣赏米开朗基罗的才华。米开朗基罗15至17岁时,住在洛伦佐府邸,可以说待遇非常高,他可以读到古籍,沐浴着柏拉图思想的学术空气,他心里和古人拉近了距离,成了一位带有古希腊之风的雕塑家。在这期间和米开朗基罗住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大学者波利齐亚诺,他不断鼓励和教导米开朗基罗,他为米开朗基罗详细解释半人马之战的故事,并建议他以此主题创作浮雕。1472年米开朗基罗17岁,完成了这件《半人马之战》浮雕。不幸的是,这一年洛伦佐去世。可以说是米开朗基罗人生和艺术的一个转折点。

洛伦佐的长子皮耶罗继承了他父亲的地位却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德行,皮耶罗统治期间佛罗伦萨人心不安。尽管皮耶罗对米开朗基罗就像他父亲在世一样,把相同的房间赐给米开朗基罗使用,并且像以前一样在同一餐桌上吃饭。但米开朗基罗非常担心皮耶罗政权不保,也为自己的前途担心,所以他还是离开佛罗伦萨,离开了皮耶罗,开始了短期的自我放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辛楣请客
后一篇:半山访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