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杨宗纬
(2014-02-24 13:11:36)
揪心杨宗纬
何华
近些年,很少关注流行歌坛,把少年时代沉溺声色、听歌追星的爱好放弃了。不过,偶尔也会无意间撞上自己喜欢的歌星,譬如朴树、陈楚生、梁博。既然碰上了,就是缘,不需回避,总会在心里掀起一阵波澜。朴树的“那些花儿”、陈楚生为电影《山楂树之恋》唱的主题歌“山楂花”,听了就会打心底感动,这样的歌这样的演唱者,怎么也忘不了。梁博参加“中国好声音”比赛,用安静孤独的方式演唱了多首汪峰的歌曲,其效果超越了汪峰。梁博让我改变了对摇滚的偏见,摇滚不一定非要长发披肩邋邋遢遢,摇滚完全可以像梁博一样短发白衫干干净净。而且,梁博的“安静和干净”,一点也不影响他的爆发力和摇滚精神。
去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让我初识并领教了杨宗纬的厉害。当然,他之前已经非常有名了,只是我不领行情而已。还是那句话,一旦相逢被打动,就是缘。听了他的“空白格”、“最爱”、“流浪记”,你能感受到歌手是用心在唱的,那种情感的投入像锥子的刺入,一针见血,毫不含糊。他的招牌哭腔,催情又催泪,算是一绝。他总是翻唱女歌手的歌,经他一唱,后来居上,覆盖了原唱的风光。就说那首“空白格”吧,原唱是本地歌手蔡健雅,蔡健雅已经唱得够好了,杨宗纬居然还能另辟蹊径化为己有。“最爱”也是,潘越云的原唱独领风骚几十年,无人敢应战,杨宗纬一枪过去,把她挑下马来。潘越云本人听了杨版“最爱”,也连声称道。为什么杨宗纬唱女人的歌那么情真意切出神入化?这让我想到古代男人模拟女人心思写闺怨诗,也让我想到男旦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女人内心的揣摩与感悟。杨宗纬在台上,俨然男儿本色,倒是没有脂粉气(尽管说话过于轻柔羞涩,台湾男孩说话不都是这样吗?),他追求的是内在情感的女性化,是女体附身,借杨宗纬的男体表达。
今年一月,杨宗纬在“金钟奖中国音超”节目里,演唱袁惟仁的“梦醒了”,这首“袁氏情歌”的代表作,那英、王菲都唱过,皆不如杨宗纬的深情款款。在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上,杨宗纬一改往日的起承转合,化繁为简地选用单一的、站立不动的的演绎方式,他一脸小鹿般惊恐,哀婉唱道:“是我选择你这样的男子/就怕梦醒时已分两地/谁也挽不回这场分离/爱恨可以不分/责任可以不问/天亮了/我还是不是你的女人。”
他还唱了李宗盛的歌“底细”,念白式唱法,有平铺,有爆发。技术上无懈可击,但我觉得这已不是我心目中的杨宗纬了。跟了李宗盛后,杨宗纬的“进步和转变”,我是不认的。这个公案有待以后判定。
最近他为舞台剧《孽子》演唱主题曲“莲花落”,曲调像九曲桥,绕来拐去,沉下浮上,难度大,有歌剧的味道,所谓研悲情为金粉。这首歌不容易唱,难为了杨宗纬,所幸,他还是游刃有余,完美呈现。白先勇钦点他唱这首“莲花落”,直说他的嗓子揪心、揪心、揪心。白老师爱说揪心一词,听多了我也麻木了。但杨宗纬的歌,白老师说揪心,那是真揪心。白老师还说,他和杨宗纬见面吃饭时,要他豁出去唱,把心唱出来。
林夕的词也好,结尾是:“让我赤裸裸爱一场/赤条条来去也/不用谁为我解脱。”林夕是内行,他的歌词写出了孽子的心曲。
前一篇:踏雪寻梅:看了舞台剧「孽子」首演
后一篇:王褒的游戏之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