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几小时前,也即2月7日晚,在台北国家剧院看了舞台剧孽子首演。
喜欢杨宗纬演唱的主题曲,只有首演一场他亲自登台演唱,以后几场将放录音。
演出后的庆功宴上,为杨宗纬和白老师合拍了几张照片。我已经不再为哪个歌星痴迷了,但杨宗纬是个例外,实在觉得他唱起歌来,用情之深,简直惊心动魄。
http://s8/mw690/0031d2Hogy6GuZePq3t67&690
这出舞台剧,舞蹈元素运用非常出彩,舞蹈总监吴素君功不可没。饰演阿凤的曾是太阳剧团的主角张逸军,天哪,猛然一看,还以为努里耶夫转世。他一身的绝活,舞蹈加特技,把阿凤演成或者说跳成活脱脱一只野凤凰。爱情戏不容易写,同志爱情更不容易写了。龙凤血恋已经上升为一则爱情神话,「此曲只应天上有」。
http://s15/mw690/0031d2Hogy6GuZiVQt00e&690
十年前,孽子拍成电视剧,范植伟演活了阿青。舞台剧版的阿青由莫子仪扮演,他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之前我看过莫子仪主演的「艾草」,留下好印象。莫子仪忧郁敏感,楚楚可怜,天生阿青的料。
阿靑探母那一段是催泪弹,台下几乎每个人泪水直流。阿青母亲是柯淑勤演的,她真是一个爆发力极强的好演员,在她的激发下,莫子仪潜力也汹涌喷发,母子飙戏,张力十足。尽管阿凤的舞蹈,歌仔戏名伶唐美云颠覆杨教头的本来性别变成女同志,小骚包小玉和杨教头的一场探戈,这些都很抢戏。但我仍旧觉得阿青莫子仪才是这出戏的主心骨,是支撑点。
很多年前,白先勇寄了一本杨月荪翻译的《田纳西·威廉斯忏悔录》给我,我读得津津有味。威廉斯对自己的作品非常在意,不管是搬上舞台还是拍成电影,他都有相当的“介入度”,尤其是选角,从不妥协。隔了二十多年再看这本威廉斯的自传,觉得白先勇在很多方面像极了田纳西·威廉斯。白先勇一旦参与改编自己作品的事宜,一向笑呵呵的白老师立马变得不好说话了,为了完美,他吹毛求疵,斤斤计较。这些改编,无不打上“白氏烙印”。《孽子》舞台剧当然也不例外。
《孽子》舞台剧,不仅仅是一部同志剧,它反映了普遍的人性。白先勇的作品之所以揪心感人,就在于“人性”二字。拍了《喜宴》和《断背山》的李安,从来都不强调电影里的同性恋内容,他关心的是亘古不变的人性。我想《孽子》也一样,形形色色的人都会在剧中找到一触即发的感动点。小说《孽子》出版三十年了,三十年后重温《孽子》,幡然醒悟:白先勇写了一部真正的“悲情城市”,《孽子》和《台北人》如同一幅双面绣,描绘出台北的大千世界。
口琴曲「踏雪寻梅」,在剧中反复响起,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每个孽子都在「踏雪寻梅」。
剧终阿青领着罗平回家,一二、一二、一二……
忽然生起莫名的感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