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拄其间
拄其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77
  • 关注人气:5,7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常政大论》论三气之纪

(2024-12-15 20:22:30)
标签:

诠释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中,有《气交变大论》里论三气之纪。都是正化的五运六气,即平气,不及的气和太过的气。有《五常政大论》里论三气之纪。都是对化的五运六气,讲的是“天气制之,气有所从”,所谓的平气的气,不及的气和太过的气,都是在四方高下的条件下生成的气,都是虚气。因为《黄帝内经》在讲述五运六气运转的问题中,有“十篇大论”,第二篇《天元纪大论》里,就已经讲明了这个问题。五运六气是《黄帝内经》全书的核心。气的运转是全书核心的核心问题。文中说“五气运行,各终其日,非独主时也”。在解释司天的气,主气时,图里圈五运的气:主管的是五季的气,即春,夏,长夏和秋冬的时令,五运的气五季的气,不只是主管着时令的定位和五季气候的定位。还主持者“大地的四方高下”,而形成了五运的气。在运气的运行时,阴阳气的盛衰出现了巨大的差别。所以在《天元纪大论》中说,“太虚寥廓,肇基化源”。这意思是说,天地间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空间。空境之中充满了真气,真气的精微无所不至,这是万物生化本质的开始。当“万物资始,五运终天”之时。是指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四分度之一时,五运五季的气总是终始的换气,周而复始,每年五运气的更统,是五季运气的更统。五季的气随着五季时间移光定位。六六之节司天的气,在分居统管着天气时,气也跟着移光定位。世间万物跟着司天的化气和生化也不一样,如果不是太虚真气在自然界的作用,还有什么力量能使大千世界,万物资始,云行雨施,生生化化,品物成章呢。所谓“布气真灵,葱统坤元”。指的是司天的真气,无所不至,齐生寒暑燥湿风火,而后下临到五运五季的气中。当司天的气下临到五运五季的气时,生成的气,有阴气,有阳气。还有刚气和柔气。都是左循天度而行。在《气交变大论》中,讲的是五运的气定位,都有一司天的气统管着,五运六气的运转着,生成的气有太过,不及和平气,这样的三气之纪。这都是正化的气。五运六气论的是阴气和阳气的平衡。

     在《五常政大论》中,讲的六气,也是寒暑燥湿风火,但是,这六元六气是在一州之气中运转,论的也是五运六气的运转。但是,《五常政大论》开头说:“太虚寥廓,五运回迫,(素问中为,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这说明在这里说的“太虚寥廓”和《气交变大论》中讲的“太虚寥廓”不是一个太虚。《气交变大论》中讲的太虚是五季定位,司天的气统管“万物资始,五运终天”。而《五常政大论》里讲的太虚,是“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的太虚。《五常政大论》里讲的太虚,使生生化化的阳气,叫刚气,阴气叫柔气。是四方高下的气,地势造成了阳气中缺了阴气,叫刚气。阴气中缺了阳气,叫柔气。故文章中说,“崇高则阴气治之,阴胜先天”。“洼下则阳气治之,阳胜先天”。这是地势造成的生化之道。

      所以,在《气交变大论》中讲的,用运的气定位,司天的气主管五运六气的上升。在泉的气主管五运六气的下降。这三才主管的气运行,叫正化的气。论的是太过,不及和平气,三气之纪的气,都叫阴阳。《五常政大论》中讲的,用运的气定论的是,高地,洼地。为一州之气。是司天地的气失了守,都是对化的气,叫虚气。在《气交变大论》中。里圈运的气,为五季的气,为厥阴春季,少阴、少阳夏季,太阴长夏季,阳明秋季,太阳冬季。在《五常政大论》中。里圈运的气,为厥阴运的东北方,叫高山,少阴间气为东南方,叫洼地、少阳夏运为南方,叫洼地,太阴长夏西南方,叫平原,阳明秋运的西方,叫高地,太阳冬运的北方较高地。凡是五运六气的气运行到洼地,都是阳气先天。凡是五运六气的气运行到高地,都是阴气先天。

      即司天的气主气时,应该气上升。但是,天人合一时,日气先交到了在泉一方。在泉的一方开始主气,司天的气失了守,生成的气都是虚气,叫对化的气。在泉的气主气时,应该气下降。但是,天人合一时,日气先交到了司天的一方。在泉的气失了守,司天一方的气开始主气。生成的气都是虚气。叫对化的气。

     故:《五常政大论》里讲的三之气,太过的气,风气,不叫太过,叫发生的气;火气不叫太过的气,叫赫曦之气;土气,叫敦阜;燥气叫坚成,寒气叫流衍,泛滥的气。

     不及的风气,不叫不及,叫敷和的气和委和的气;火气不及,叫生的气和伏明的气;土气叫备化的气和卑监的气;燥气叫审平的气和从革的气;寒气叫静流的气和涸流的气,干枯的气。

      这些五运六气的名称为什么变了呢,因为书中说的“太虚寥廓,五运回迫,(素问中为,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和《气交变大论》里讲的“太虚寥廓”,五运六气的运转在回绕在太虚时,是被阳气先天,或阴气先天挤迫着。要么得气成了无阴气的刚气,必然产生复气;要么得气成了无阳气的柔气,必然产生复气。或者是阳气生在阴气先天,阳气后天受损在高山上,只有上从着阴气怨随其后,毫无别的办法;或者是阴气生在阳气先天,阴气后天受损洼地中,只能上从着阳气,怨随其后,毫无别的办法。这就是五运回迫的天道。不是象《气交变大论》里说的哪样,五运更换,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专胜兼并,总是上应着司天的气运转着。

     所以在看到气的名称,就可看见到了五运六气的运转方式,是正化,还是对化的气。是虚气,还是实气。套用到中医的医理中,便知道生成的病,是正化的气,还是对化的虚气,能不能治,好不好治问题。

                                 拄其间

                                    2024.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答疑问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