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2016-02-22 09:20:24)
标签:

阳元山

阳元石

玄机台

九九天梯

细美寨

分类: 行走祖国
          元石作为景区大名,足见其知名度,因为这是丹霞山的头号招牌。听朋友说拍摄阳元石上午10点以前光线最佳,效果最好,于是我8点刚过就赶到景区大门。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还没到大门,远远地就看见阳元山的雄姿了。山不在高,而在于气势,也有赖于色彩。华山扬名在于其险峻,而白色花岗岩更让其银装素裹,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阳元山海拔不足300米,但其拔地而起,如巨石孤立,绛红色的雄伟身姿像披挂铠甲的战将,头顶晴空,坐拥绿丛,愈发显得挺拔威猛!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拍摄阳元石有三个不同的高度,第一层是观景平台,因为离山脚不远需要向上仰视。第二层是拜阳台,视线与阳元石基本持平,台上绘有乾坤八卦,前方摆设焚香祭台,有两位中年妇女一边向人们宣传求子的灵验,一边出售香火。这若在黄山是绝对禁止的,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游客随便向山谷中丢弃了未摁灭的烟头,结果引燃了大片黄山松,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宝迎客松的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惊动了当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第三层是乾元亭,这是为观赏阳元石专门修建的木结构仿古亭,比阳元石的海拔稍高,不仅能观赏全貌,而且绿树掩映,角度绝佳,是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处。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阳元石,又称男人石,高28米,直径7米,是地球上同类山石中最为高大完美逼真的,堪称世界一绝!被冠以“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的美誉。阳元石既是一个形态奇特的造型地貌,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丹霞石柱,只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超乎人类的想象,把它变成了一具活龙活现的男根。原先它与阳元山大石墙同是一个山体,以后沿着裂隙逐渐与石墙分离,又经历千年万年的风剥雨蚀,才逐步形成目前的石柱形态。如果按照阳元石的相对高度和平均剥蚀速度计算,石柱的形成大约有30万年的历史。呜呼,在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诞生20万年后,我们的祖先还没有进入原始社会时,阳元石就已经顶天立地了!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拍摄完阳元石,本该沿着它身后的小路,经云崖栈道上至阳元山顶的嘉遁亭,从西端的细美寨经九九天梯下山,等到傍晚还可以在半山腰的玄机台看晚霞落日。我一看表,才上午9点多,时间尚早,马上爬山要在山上呆大半天,又没有更多景点可看,于是先去坐船游锦江,然后再看阳元山景区的其它景点,接近傍晚时再从西边爬山,连带看落日。
    在阳元山山脚的一片洼地,有一处汇元池,池水源自阳元山九条山谷的溪流,是为元气汇集之地。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和人类其他民族一样,都有生殖崇拜的习俗,阳元石和汇元池正是上天赐给他的子民一个形象的祈祷和祝福场所。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阳元山景区没有长老峰景区那么多景点,可看的有海豹石、双乳石、天生桥、晒布岩等,天生桥在国内其他景区曾多次看过,为保存体力留着爬九九天梯,我没去一一观看。晒布岩是阳元山大石墙的一块岩壁,上面布满了平行的竖向浅沟槽,有如大块布匹在岩壁上晾晒,这种岩壁沟槽是下雨时由山顶汇集的片状水流侵蚀及溶蚀作用形成的。看完晒布岩,我就从阳元山的西坡开始登山了。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上  图  为  海  豹  石,不  怎  么  像。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上图双 乳 石为 立 式,其 它 名 山 的 双 乳峰一般 是 仰 卧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上  图  为  晒  布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从阳元山西端上山和东端一样,山路都异常陡峭,虽然垂直高度也就两三百米,但起码有七十度。从玄机台到山顶细美寨这一段叫九九天梯,恐高的人是绝对不敢上的,年轻人多数都是两手紧握铁链或栏杆,小心翼翼或战战兢兢地上下,有的女孩甚至吓得想哭。
    半山腰有一玄机台,是水泥制作的仿木古建筑,究竟是牌坊还是大门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神秘的名字?我曾问过山脚下卖小食品的村妇,她说小时候就叫这个名字,究竟为什么没听长辈说过,回北京后我查过相关资料,仍然没搞清楚。想必是当年建造细美寨避难的豪绅设下的什么机关,或特意起这样一个让人疑神疑鬼的名字,以恫吓或防备土匪强盗打劫吧。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号称108寨,多数都是富人为躲避匪患和兵乱所建,也有少数是土匪窝。明朝末年,闯王举旗反明,天下大乱,阳元山附近有个豪绅叫吴德彰,为保护万贯家财和妇孺老小,以防兵匪抢劫,雇工匠在阳元山西坡凿开一条险路,并在山顶结寨,起名细美寨。现在虽然只剩下断垣残壁,但看得出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这里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那天上午天气本来很好,但到了下午云层却逐渐变厚,我一直抱着一线希望祈盼能拍摄落日晚霞,可惜天不作美,夕阳被裹在浓重的云层背后,无论如何也不肯露出笑脸。没办法只好拍几张远处黄昏中的姐妹峰,还应邀为广东佛山来的一群90后拍一张造型合影。第二天,原计划去巴寨景区,资料上显示那里山路险峻,风光奇美。去游客中心打听,说路途较远,必须有两人以上才能发车,因为是淡季少有游人。我坐等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同行者,只好悻悻离开,广东丹霞山之行就结束了。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丹霞山杂记——阳元石景区

         博友言泊远赐玉:

                  阳元石体斧削成,立壁孤亭耸脊雄。
                  梯磴循级登顶后,抚云向宇挽苍穹。

                                6月6日 20: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