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龙湖其实也属于长老峰景区,把它和锦江游写在一起因为同是水上风光。丹霞山本身就够奇特够壮观,加上山中有湖、锦江环绕,不光因水添了灵性,更添了色彩和妖娆。
翔龙湖位于长老峰南侧,因其湖面狭长弯曲,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从卧龙岗观景台下来,没走上半小时,经过一片草地和湖边栈道就到了翔龙湖畔。广东的初冬相似于北方的深秋,天虽不冷,但荷花却过了季节,湖面上卷缩的荷叶也失去了夏日的丰满和舒展,向人们传递着秋的信息和另一番情趣。
翔龙湖北岸有租船码头,我不想在此耽搁太多时间,就径直向玉带桥走去,因为刚到翔龙湖边就远远地看到那座造型美丽的小桥。玉带桥是借用坠落湖中的大型崩积岩块修建的,设计巧妙,造型新奇,点缀在翔龙湖的腰部,可谓锦上添花。桥边建有一座凉亭叫毓秀亭,亭下的巨石上刻满了繁体篆书的龙字,湖中露出水面的岩石也镌刻着草书的龙字,悬崖上更有“双龙壁”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龙,反正在翔龙湖总能见到龙文化的印记。
翔龙湖南岸是一条竹林小路,建有一仿古凉亭叫九龙亭,对岸的租船码头附近因少有游人打扰,几只野鸭在悠闲地觅食。粗略游完了翔龙湖,我就从北岸上长老峰观日亭了。
乘船游锦江是我第二天上午看完阳元石后安排的,按顺序应该接着爬阳元山,但山上没有更多的景点可看,干呆三四个小时,要一直等到傍晚才能在下山的半路玄机台看晚霞落日。由于时间比较充裕,于是我上午又穿插了一个水上观光项目,中午在阳元村稳稳当当吃顿饭,下午接着游阳元石景区,最后再上山看落日。



“水上丹霞,梦幻锦江”,这是当地旅游部门对锦江游的完美概括。丹霞山锦江游与国内最具知名度的桂林阳朔漓江游、武夷山九曲溪游相比毫不逊色,只能说各有特色,各显千秋。锦江游北起生态园码头,南至丹霞电站,被称为8公里水上风光画廊。
早晨,迎着初升的太阳踏上锦江大桥,还没到码头,一幅曼妙的图画就铺展在眼前:枕山而眠的“睡美人”静静地仰卧在江边,身材匀称窈窕,神态优雅安详,仿佛辛劳了一天,仍然沉寝在香甜的梦中,江面上倒印出她美丽的倩影。这座山叫坤元山,相邻不远的南边是阳元山,这里有一个美妙的民间故事。传说女娲受命于天庭,被派往凡间造人,她先去北方打探,一看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于是又驾云来到南岭,只见红山连绵,绿荫如盖,紫气东来,瑞云呈祥,此地正是丹霞山。于是,女娲从云端下来安住在江边,她就地取材,用粘土与江水合泥造人,不觉光阴荏苒百年已过。终年忙碌的女娲不仅在心中盘算,自己造人哪如人间自然繁衍!为长远计便在南边堆垒起一座阳元山,自己则在北边的山顶仰卧化作坤元山。自此,两山南北相对,阴阳相伴,使华夏儿女生生不息,代代繁荣,成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个故事也传为千古佳话,与西方世界亚当夏娃的神话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经典。
睡美人还有两个颇有蕴意的名字——“仙女梦丹霞”、“玉女拦江”。
所有游江游湖的游船都应当是开放式的,以便于游客观景和摄影,但丹霞山的锦江游却是例外,他们不让游客上二层观光甲板拍照,说是为了保证安全,最后会给大家安排拍照的机会。你说这些喜欢摄影、带着单反相机的游客啥心情?中国人好说话,若是在国外还不得提出抗议,酿成群体事件?没办法我只好站在底舱后门口,利用有限的空间和角度,拍摄几张有船尾遮挡的照片,而且也不好意思独占那个位子,还得给其他着急拍摄的游客让个空,让大家尽量少留遗憾。如果能随意站在二层甲板上,两岸的美景就可以尽收镜头,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还不容易保证安全吗?唉,这种限制游客的游船真是头一次坐,但愿以后在国内出游别再碰上这种倒霉的事!
游船到了丹霞电站开始折返,船上说可以给一点时间让游客上二层拍拍照,拍完后赶快下来。好不容易盼来这一时刻,几位摄影爱好者一拥而上,其他游客也纷纷跟着,二层平台上顿时热闹起来。上午天也作美,丽日白云,竹林绿树,两岸丹霞壁立,江水绿中泛黄,远处的送子观音似怀抱婴儿,静静地等待祈求的人们,姐妹峰比肩真像一对孪生姊妹。如果整个锦江游都能在前后甲板和二层平台拍照,那该有多少美景被游客收入镜头?这明明是宣传丹霞山、扩大其海内外影响的好机会,不知为什么游船管理部门却作出如此愚蠢的规定,真叫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