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如何吹出大泡泡
(2023-01-13 13:23:00)分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记录课题 |
观察记录表
日期 |
11.23 |
时间 |
起始时间:9:12 结束时间:9:30 |
观察者 |
王冰莹 |
|
幼儿姓名 |
全班 |
幼儿年龄 |
4周岁 |
|||
环 |
实验幼儿园的操场上。 |
|||||
观察目的 |
幼儿是否能够自我思考。 |
|||||
观察目标 |
能否做出吹大泡泡的工具。 |
|||||
观察 记录 |
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林梓睿画了一个好大的圆,并对老师说:“我想吹一个好大好的泡泡,喏,像我画得那么大。”孩子们很激动,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那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呢?孩子们经过讨论,最终分为二组进行操作实验。一组为制作纽细棒模具,一组为制作筷子、绳子模具。A组的小朋友将扭扭棒的一根一根连接在一起,最终围合成一个大大的圆;B组的小朋友两两合作,利用胶带将绳子两端绑在两根筷子上,再用一根绳子在中间连接。两组孩子小心翼翼地拿着工具,有的孩子把绳子放进泡泡液仔细整理,有的孩子在泡泡液里搅拌搅拌,好几次拿出来吹一吹,怎么都吹不起来。实验失败了,大家都有点沮丧,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朋友们分析讨论,突然陈明妍想到平时在家洗澡时,妈妈会给她涂很多的沐浴露,然后搓出了很多泡泡。于是她就猜想是不是洗洁精放少了,所以没有吹出泡泡。她记录时,告诉老师:“我放了很多洗洁精,这个能吹出泡泡。”老师问:“我怎么看出来你放了很多洗洁精?”她说一个圆。 圈就代表挤了一次洗洁精,她画了很多圆圈。 经过陈明妍的分享,大家觉得很有道理,决定自己调配泡泡液。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材料,孩子们自行选择材料倒入水中搅拌,完成后拿出折好的扭扭棒,尝试吹泡泡。但是都失败了,孩子们开始思考,有的孩子选择继续搅拌,有的孩子选择往泡泡液里继续加材料。最后,孩子们发现往液体里继续加洗洁精并继续搅拌,能吹出泡泡。看来,泡泡液的浓度也非常重要。在个别记录时,他们记录下了这次配制泡泡液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结果。 |
|||||
分析 评价 |
|
|||||
支持 策略 |
1.提供支持,深入探索 为幼儿提供材料,帮助并且指导小朋友们大致的操作步骤,对于不同的小朋友可以鼓励她们利用不同的原材料制作泡泡液,这样操作时可以比较谁能吹一个大泡泡。 2.鼓励幼儿实际操作、大胆表达,引发对于“科学”的喜爱 小班幼儿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极其容易将现实与想象混淆,例如本次活动中很多小朋友认为教师是个魔法师,拥有魔法,这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童趣,但是衍生出去,不妨有些小朋友因为无法分清想象与事实而发生一些撒谎行为。对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一些无意义的想象,对于已经发生的“撒谎行为”,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说理。对于孩子自发的好奇心,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继续探索,直至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