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泡泡的朋友

(2023-01-13 13:26:55)
分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记录课题

观察记录表

日期

12.9

时间

起始时间:15:20

结束时间:15:39

观察者

王冰莹

幼儿姓名

全班

幼儿年龄

4周岁

 

实验幼儿园的操场上。

观察目的

幼儿是否能够自我思考

观察目标

能否找到泡泡的好朋友。

 

观察

记录

“我好喜欢泡泡,泡泡可以和我们做朋友吗?”“大树能成为泡泡的朋友吗?”带着疑问,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吹起了泡泡。李诗悦用手去接泡泡,张棋玮用泡泡棒接泡泡,李邱晨想让衣服和泡泡成为朋友……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发现了泡泡棒、湿湿的小手是可以泡泡成为好朋友,而大树、小草、石头不能和泡泡成为朋友。

由于泡泡话题的发酵,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喜欢关于泡泡的一切内容:在户外游戏时爱玩吹泡泡的游戏,学会了吹泡泡的儿歌,区域游戏时还会用吸管吹出色彩缤纷的泡泡来进行装饰呢!

有一天晚上,点点的妈妈突然发信息给我,原来是点点在家发现了一本关于泡泡的绘本,急着要分享给我。第二天,点点就把绘本带过来进行了分享,并放在了阅读区,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有了点点发现泡泡绘本的开端,班里开始有更多的孩子开始寻找关于泡泡的绘本,终于迎来了我们阅读区强大的一天了。

分析

评价

  在这个课程中,孩子们在生活活动、户外游戏、学习活动、亲子活动中,直接感知、探索发现、亲身操作,研究了泡泡。孩子们特别喜欢泡泡,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主动学习、同伴协助,取得了语言、社会等各方面的成长。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调动多种感官,拓展了对泡泡的认知经验,知道了泡泡产生的简单流程,了解了泡泡的形状,帮助泡泡找到了“朋友”,能够运用泡泡来进行艺术活动等,体验了泡泡带来的快乐。

支持

策略

小班幼儿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极其容易将现实与想象混淆,例如本次活动中很多小朋友认为教师是个魔法师,拥有魔法,这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童趣,但是衍生出去,不妨有些小朋友因为无法分清想象与事实而发生一些撒谎行为。对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一些无意义的想象,对于已经发生的“撒谎行为”,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的疏导和说理。对于孩子自发的好奇心,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继续探索,直至找到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