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表格设置符合发展特点
(2022-09-14 07:58:25)分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记录课题 |
科学小实验中,教师在设置记录表格时,应保证表格和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之间相适应,结合幼儿记录时记录形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统计性、描述性两种。
对于描述性来讲,主要指记录时利用绘画方式将看到的现象或者是事物描述出来,这是进行记录时比较常用的方式。如进行科学小实验画影活动时,可以让幼儿使用相同物品,观察中午、早上、傍晚时影子发生的不同变化,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时间中影子发生的不同变化。
统计性记录主要为运用不同表格形式针对获取信息展开记录工作。如进行固体溶解实验过程中,需将班级中认为物质会溶解的人数记录下来,也需将认为物质不会发生溶解的人数记录下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对幼儿展开适当引导,使幼儿能够在实验中运用集体记录方式。记录主要目的在于使幼儿能够对记录表产生初步认识与了解,逐渐掌握进行记录时使用的方法。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已经具备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易懂且简洁的图表,进行记录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标记方式展开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动物,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卡通形象,也可以选择印象比较深刻的植物,通过实践形式展开记录工作。
表格设计形式与幼儿参与到记录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联系紧密,也关系着记录效果,因此进行表格设计过程中,需和幼儿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记录经验的幼儿,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设置更多形式的实验记录形式。当前描述性记录为科学小实验在进行记录时比较常见的形式。如对月亮活动进行观察时,幼儿在每天观察之后都会对月亮发生的变化展开记录,当记录一个月之后,幼儿会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月亮发生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自己和他人作出的记录,结合记录情况进行总结,得出月亮变化具体规律的。
如果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绘画能力与书写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符号、图画、表格等表示,通过直观形象方式展开表述与记录。一般情况下,幼儿所处阶段不同,使用的记录表也会有所不同。如进行神奇影子实验时,在不清楚幼儿对影子知识掌握情况下,可以使用空白记录表,这种记录表具有一定开放性,了解幼儿会记录哪些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对部分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设置封闭表格,表格中可以设置对应问题,即影子怎样会变大,影子怎样会变小,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这种方式能够使封闭表格向半开放表格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幼儿记录与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