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音:西方真的有文明吗?

标签:
禹音禹音国学禹音国学经典中华儿童国学传播第一西方文明 |

人类有语言,但未必一定有文字。
毋宁说只有极少数族群达到了具有文字的历史阶段。
古埃及、古巴比伦上古曾经有楔形文字,久已消亡。
流传至今,并依然活着的文字只有“汉字”。
中国古代即有“文化”的概念。
“文化”之“文”为名词,孔子所云“斯文”是也,
“文化”之“化”为动词,“文化”者,以“斯文”化成天下之谓也。
而“文明”则是“文化”的结果,“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以“斯文”化成天下、达到“天下文明”(《周易?文言》)是也。
“斯文”之“文”谓何?曰即《尚书》之文,《谥法》之文,文王之文。
用现在话说,“斯文”指尧、舜、禹、汤、文、周公以来的文化传统。
其文字的表现就是《六经》。(《乐经》已佚)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
西方诸语系的语言,从古希腊语、拉丁语为代表的古典语言,
到后来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的印欧语系诸语言,
以及闪含语系诸语族语言,如希伯来语等都是所谓拼音文字。
严格说来拼音文字并非文字,只是对语言中语音的纪录。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的语音不同,语音纪录的“明确性”甚低。
拼音文字充其量只能说是准文字而已。
西方诸族既无“文”也无“字”,更谈不上“斯文”,
既无“斯文”如何化世?无从以“文”化世就是没有“文化”。

在中国的概念中,与“文”相对应的概念为“武”,
然而中国既然崇文,于是就有“止戈为武”观念的产生,
其实也是“文化”的结果。
西方诸族起源于北方蛮族(日尔曼人、哥特人、萨克逊人、斯拉夫人等),
既无“文化”就只有崇尚武力。
于是不同族群间及族群内相互杀戮、你死我活,
不是杀人者就是被杀者,而杀人者的结局也往往是被别人所杀。
为了抑制过度殺戮,于是借助于神力,并导入了“原罪”的概念,
对于杀人成性的西方人而言,就是救赎的宗教。
西方蛮族嗜杀的习性、维京海盗劫掠的风尚,加之忏悔救赎的宗教,
还有保护自己利益的法律就构成西方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并无“文化”的影子。
前一篇:禹音:西方学术中的弥天大谎
后一篇:禹音:万行上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