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a22f3d9bhc8d67093c95c&690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她在饮食方面要求得越来越高,而营养状况却没见越来越好呢?这是因为食物在储存、加工、清洗、制作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错,都会影响食物的营养。然而我们一些自以为正确的生活习惯,却造成了食物营养的丢失。当我们经过一阵忙碌,给家人端上来可口的菜肴时,可否知道有些营养已经从我们的指间静静的“溜走”了。要学会科学地储藏和加工烹饪食物,才能帮我们留住食物中的营养。
储存食品别太久
很多朋友都喜欢周末采购一周需要的食品,然后统统存入冰箱中。实际上,食物储存的越久,营养流失的越多。食物储藏时间越长,一些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A、C、E损失就越大。蔬菜应该现买现吃,最好是吃多少买多少。
菜叶不能丢弃
只吃菜心儿、扔掉菜叶(如芹菜叶、莴笋叶)已成了一些人的习惯。其实,蔬菜的叶子中的营养素含量明显高于菜心。莴笋叶中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要比茎部高5.4倍。
蔬菜要先洗后切,随切随炒。
如果炒之前把菜在水里浸泡很长时间,蔬菜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溶解于水中而受到损失。蔬菜切了就要及时下锅,否则,维生素C受到空气氧化也会不翼而飞的。
淘米遍数不宜多
很多人做饭时喜欢把米淘上个三五遍,淘米的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越多,很多水溶性的维生素就会溶解在水里,维生素B1很容易流失。所以,米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不要使劲揉。
有些人爱吃捞饭,即将米饭煮至半熟时,将米捞出蒸熟,而把米汤弃之不食,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如做捞饭,米汤也应当饮用,因为很多营养成分都在米汤中。
除了玉米面,煮粥别放碱
煮饭、煮粥、煮豆、都不宜放碱,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破坏。
玉米中所含有的结合型烟酸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在做玉米粥、蒸窝头、贴玉米饼时加点小苏打,制作出的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可使结合型烟酸变成游离型的烟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和改进的饮食习惯,我会在以后的博文中呈现给大家。
亲爱的朋友们,只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切莫让营养和健康从我们的指间"溜走"哦!
参考文献:[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5.1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孙丽洁
TEL:13241081085
QQ:135410956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