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父母行,孩子才行

(2014-05-27 12:18:3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父母行,孩子才行作者:

父母卖掉房子送孩子出国留学,这种做法是否可取?父母行,孩子才行。假如父母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失去了,孩子在国外念书压力会感到非常大的,那她怎么能安心学习?我们坐飞机的时候,空姐会叮嘱我们万一发生空难,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救生衣穿好,再给孩子穿上,为什么?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孩子?

 

陪洋校长在中国见家长--北京(2):   父母行,孩子才行

 

我的拙作《中学就去加拿大》出版发行后,接到过不少家长,特别是有打算把孩子送到加拿大留学的父母、家长们的来电、来信,这次在北京,就有一对夫妇找到我,向我咨询出国留学的事。

夫妇俩都是公务员,他们问我:“孩子什么年龄、哪个学业阶段适合出国?”我告诉他们,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书里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解答,我反而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出国呢?”这对夫妇是工薪阶层,我个人并不赞成为了将孩子送出国留学,而把自己搞成苦行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累死累活。

男家长一脸苦笑:“朱先生,其实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现在送孩子出国留学成风,我们家孩子到了中考后,班上的同学走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些觉得家里没有能力将自己送出国的孩子。我们不想让孩子觉得委屈,觉得忽略了他,也想过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加上我们多年的积蓄,也把孩子送出去。”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问他们:“那你们准备了多少资金?”

“200万人民币吧。”男家长抬了抬头,很坦诚地告诉我。

“200万?”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加拿大的私立中学一年所有的花费要30多万,几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要给孩子准备上大学的钱,大学稍微便宜一些,但一年也要20多万,这样一算就能发现200万够不够。”

我给这对家长的建议是慎重考虑,当然也可以考虑孩子稍晚些再出去,比如说到了高二(相当于加拿大的十年级)再出去。http://s5/bmiddle/0027DXINgy6JbDukBBa34&690

这时女家长苦笑了一下:“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懂。我们也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里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因为中国的老师最喜欢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之类的东西,所有我们家孩子特羡慕能去国外念书的同学,因为那边教学方法不一样,环境相对宽松,不像在国内压力这么大,所以孩子也不时在我们面前唠叨几句,说哪个同学又出国了如何如何……”

我还是建议他们在这事上好好考虑下,在我看来,父母行,孩子就行;父母不行,孩子会比较艰难。父母把所有的积蓄,甚至把房子卖掉拿去给孩子读书,虽然教育也是一种投资,但是是长线投资,而且回报不会像把钱存在银行里那样看得见摸得着。

一句话:我个人并不主张父母砸锅卖铁将孩子送出国留学。
     

在这对家长的要求下,招生办主任后来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了面试,孩子很优秀,英文基本没有问题,甚至不用上ESL(英语预科课程),就像我的大女儿一样,她没有上ESL,直接跟上大部队就读。

后来和招生办主任聊天时,我将这对夫妇的情况和她做了沟通,招生办主任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觉得这对夫妇不大适合将孩子送出国:“Frank,你的看法是对的,父母行,孩子才行。假如父母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失去了,我想孩子在国外念书压力会感到非常大的,那让她怎么能安心学习?”

我点头赞同。我们平时坐飞机的时候,空姐会叮嘱我们万一发生空难,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救生衣穿好,再给孩子穿上,为什么呢?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如何保护孩子?

所以,我对这对家长夫妇的建议是:别为了送孩子出国而把房子卖掉,孩子先在中国上学,学好英语,在高中毕业后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可以去国外读大学,要是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依旧有限,在国内念完大学后去国外读研究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到那时孩子甚至可以申请国外的研究生奖学金,这样不是尽最大努力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了吗?

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低收入的家庭也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说:在2009年以前中低家庭收入留学生仅占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飙升到34%,很多的家长不计成本送子女出国留学,是期待他们日后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或者也是家长自己退休之后有一个好的照顾吧,不过现在也有一个问题给我们思考,中国本身有七百万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假如这些家长们再花上一两百万人民币把孩子送出国,真的值得吗?

出国留学,应该量力而行。每个家长和孩子应该明白,不是为了面子而选择出国留学,而是知道出国后去学习人家的什么东西。弄懂这些,非常重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