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你为什么要说“不”?

(2013-09-09 19:11:35)
标签:

大连儿童心理

大连心理医生

大连心理咨询

繁星心理

沙盘游戏

育儿

分类: 《完美孕妇》专栏

写在前面:

    很荣幸能够为《完美孕妇》杂志撰稿,也感谢杂志编辑陈雯女士的细致工作,每期将会有一篇关于婴幼儿心理的文章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成年人了解到婴幼儿心理,能够更加轻松有效的面对婴幼儿的成长,完成照顾与培养婴幼儿的伟大使命。

 

宝宝,你为什么要说“不”?

文 丁美玲  发表于《完美孕妇》2013年第9期

 

    两岁左右的时候,很多宝宝开始不断地说“不”,坚持不要妈妈给选的东西,你给他香蕉,他就一定要不是香蕉的水果。妈妈要帮他穿鞋子,他就一定不要妈妈帮,自己穿不好,又大发脾气。妈妈的苦恼也随之而来,很是着急。我曾经的乖宝宝哪里去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那就让我们就来看看宝宝为什么要说“不”吧!

 

    有时候,宝宝说“不”,仅仅是在说“不”这个字,并不是对妈妈的拒绝。无论你说什么,宝宝都会在那句话里加上一个“不”字。比如,妈妈说“宝宝到这边来。”他会说“宝宝不到这边来。”而同时,他已经向你走过来了。妈妈说“宝宝吃苹果”。他会说“宝宝不吃苹果。”而同时,他已经开始吃苹果了。此时宝宝说“不”,仅仅是对“不”这个词的练习。

    这时妈妈可以这样做:给宝宝足够多说“不”的机会,让他尽情地说“不”。一段时间后,宝宝对“不”这个字的使用感到满足,自然就会进入到下一个词汇的练习,不再唠叨“不”这个字了。如果阻止宝宝说不,则会打断宝宝对“不”这个词的内化过程,适得其反。

 

    有时候,宝宝说“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他又长大了一些。他模糊的意识道,自己不再是完全依赖与信赖妈妈的小人儿,而是可以表达与妈妈的主见不同的人了。比如,妈妈希望宝宝能够在更温暖的地方玩,可是宝宝却偏要在有些冷的地方继续玩。因为那个地方有更吸引他的东西,此时宝宝的“不”表明他开始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再只是顺从妈妈的意见。

    这时妈妈可以这样做:包容和接纳宝宝的想法,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的要求有损于宝宝的健康与安全,那么妈妈要以保护宝宝的健康与安全为主。不去训斥宝宝的想法和行为有多么的不好,或者对宝宝讲大道理。因为2岁多的宝宝真的很难理解语言中所表达的好与坏,对与错。宝宝更多的是从妈妈的态度和情绪中体会到对与错,体会到自己是否被爱。

 

    有时候宝宝说“不”,是因为他还不能用更复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妈妈要给宝宝喝水,可是宝宝不渴,他就会说“不喝”。宝宝还没有用因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比如对妈妈说:“我不渴,所以我不想喝水”。所以妈妈常有的直接感受就是被拒绝,不听话。此时,大人的受挫感往往要强于宝宝,如果没有理解到宝宝说“不喝”背后的意思是他现在不需要喝水,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强迫宝宝一定要喝水的情况,宝宝和妈妈的情绪势必会变得不愉快。

    这时妈妈可以这样做:要慢慢帮助宝宝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宝宝是不渴,才不要喝水的,是吗?”或者是“宝宝现在在玩,不想喝水,是吗?”慢慢帮助宝宝建立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宝宝真正的需求。

 

    有时候,宝宝是拒绝妈妈的帮助,宝宝要事必躬亲而说“不”。比如,要自己穿袜子,自己吃饭等。此时,如果妈妈代替他完成某件事,他会很恼火,甚至哭闹。当然宝宝的能力也很有限,还没有具备做好这些事情的能力。所以,事必躬亲后,宝宝会因自己做不好,比如袜子穿不上,衣服穿不好等大受挫折,结果情绪还是很糟糕。这真是让妈妈左右为难,无论帮与不帮都是一个令人不悦的结局。

    这时妈妈可以这样做:体会宝宝不能完成这件事时的受挫感,允许宝宝因为做不好某件事而伤心难过,让他痛快哭一会儿,不去责备他,陪伴在他身旁。然后鼓励宝宝多加尝试,待宝宝情绪稳定的后多多教给他一些技能,给他创造更多练习的机会。那么,宝宝定会在掌握这些技能之后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

 

    当宝宝会说“爸爸、妈妈”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不能抑制的喜悦,我们确认他们可以用语言来告诉我们,他们知道我们是谁。当宝宝会说“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喜悦,因为他们开始用语言逐渐确认他们自己是谁,不是谁,他们将向一个独立的人迈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