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南游1台儿庄古城

标签:
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大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泇运河 |
分类: 自驾篇 |
第一站台儿庄古城,第二站扬州瘦西湖,预约了门票、宾馆。其他边走边定。
阎村上京港澳高速,转南六环、京台高速。
进沧州地界,雪逐渐没了。
本以为台儿庄是个大村庄,没想到规模挺大,县级市区。
所定宾馆就在古城西门外。洗把脸,14:30,领票进城。
门楼匾额“天下第一庄”、“中华古水城”。
不觉来到泰山行宫,俗称泰山庙,供奉碧霞元君。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奶奶”,北方各地广建行宫。
碧霞元君居中,左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
碧霞元君是华北民间信仰最大的神祗,河北、北京多称“娘娘”、“奶奶”。想起易县后山的众多奶奶庙(见《2017涞水易县1》),奶奶无所不能。其实,圣莲山的民国塑的西山圣母(见《房山52圣莲山》)、涉县娲皇宫女娲及众奶奶都是泰山奶奶的化身(见《春节自驾邯郸4》)。


新碑《重建泰山行宫记》:
“台儿庄小北门里有泰山行宫焉,坐北朝南,遥望泇河……其创建,明正德十三(1518)年始为之……嘉靖十四(1535)年继之,……尔后频遇泇河水溢之危,更遭郯城地A震(1668)之劫,修缮之事,经久未绝。
今夫泰山行宫也,山门三间,钟鼓楼配于左右,碧霞宫十间,元君及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并奉;东厢房三间,观音大士供之;西厢房三间,文昌帝君及文武财神供之。又有如来佛殿焉,旧在碧霞宫后,所址存其遗址者,以供观瞻也。
至若天齐庙者,居行宫之左,前殿三间,天齐王之府;后殿五间,淑明后之宫;东西厢房各三间,蓬莱三仙及阎罗诸王神祗分供之;四隅配房各一间,寝仓诸房也。山门外复有天齐坊一座,三间四柱……。
虽有观音、如来,本质还是道教。
说明将遗址始建时间提至北宋。
天齐王就是东岳泰山神,与碧霞元君什么关系?民间传说纷纭。曾游泰山,泰山神住山下岱庙,碧霞住山顶元君祠,似乎没有关系。
门前数碑,左右两侧都是民国二十六(1937)年一月。大战前一年,人们还过着正常生活,翻修了清真寺。
北侧碑记录清真寺的历史、1937年翻修事:
“重修清真寺讲堂记。廉之张守义撰并书。
台镇清真寺原有北讲堂五间,创修于乾隆初年,历日月之迁延,经风霜之剥蚀,瓦则参差脱然欲解,墙则倾斜松然弗固,若不重修,恐崩颓之。余材料难全,同人于磋商之际,幸有马君华亭热心毅力,慨然以建筑自任,遂曰:除寺中些须存款,再捐募大家外,傥(倘)前提不继,我作后盾。于是仍依旧址,鸠工庀材,十数日而工告落成。此工告竣,而复余可贾,附此堂之西山(墙)有小讲堂三间,自经塌陷,无人云修。而马君提倡重建,慨当以慷,未及而一气呵成。又周筑群墙,修平道路,东对厅全行掉垄(?),西门楼复为整顿,无不形势清湛,心旷神怡。同人欲勒碑以表马君之德,以示将来。或曰:中和李阿衡于乾隆间创修全寺,北走豫燕,南至蜀闽,款蓄数年,功成一旦,未闻镌石张皇,亦未闻方众片词贺,仅于归真日,有士题其墓碑,大书其额曰:昭兹来许,表其姓氏里居,创修事只一二语。若以此工较之,不啻判乎天壤,碑何足云。予曰:不然,中和阿衡品优学粹,识高见远,抛却浮屠,纯讲就理,所谓至德无名而名,终不以大功不伐而伐,自不掩也。岂非欲后起笃信之士,继续英姿,世世不替也乎?兹值晚近世风不古,每况愈下,若不砻石声明,以昭于式,恐莫为之后将有虽盛弗传之慨也。或人唯唯,极是予言。于是援笔而为之记。
掌教:许梦兰、马德高。执事:……敬立。
西侧稍矮,便是马振堂重建的三间西山(墙)小讲堂,在台儿庄大战中,为186团指挥所。
台儿庄位于京杭大运河正中位置,河段东西向,称泇运河或韩庄运河,从韩庄(微山湖)经台儿庄到淮安。
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屡夺运河、淮河入海,造成运河断航。万历三十二(1604)年总理河道工部右侍郎李化龙上疏以泇河水源为补给,并主持开通泇运河,尽避黄河之险,确保漕运畅通。从而台儿庄因运而兴,成为南北交汇的水陆重镇,商贾迤逦,灯火十里。
东殿三间,曾为关公部将祠。
孙连仲、池峰城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曾驻守房山大石河一线,阻挡日军南下。池峰城更坚守南大寨,掩护卫立煌部增援南口,伤亡惨重(见《房山125》等)。
河面挺宽,河水西(右)来南(左)出。沿河骆家码头、王公码头、郁家码头……一路向北、向西排列过去。
凿通泇运河,在明代争议了几十年。万历三十一(1603)年,河决单县,李化龙上《议开泇河疏》,终于得以实现。文中反映当时黄河走向,众多地名已不复存在:
“……总理河道臣李化龙谨奏,为开挑泇河济漕运工缘由仰祈圣鉴事:
臣查,河自开(封)归(德,商丘。《房山164》郑民悦时任归德府睢州知州)而下,合运(河)入海,其路有三:由兰阳道考城(兰考)至李吉口,过坚城集(砀山县西)入陆座楼(砀山县东),出茶城(?)而向徐(州)、邳(州),是名浊河,为中路;由曹(县)单(县)至丰(县)沛(县),出飞云桥(?),泛昭阳湖(微山湖北)入龙塘(微山湖?),出秦沟(铜山县)而向徐邳,是名银河,为北路;由潘家口(?)过司家道口(夏邑),至何家堤(?),经符离(宿州),道睢宁,入宿迁,出小河口入运,名符离河,为南路。南路近祖陵(洪泽湖西南),北路近运,惟中路既远于祖陵,亦济于运。前督臣排群议,兴此役,竞以资用乏绝,不得竣事。然自坚城以至镇口,河形尚尔宛然,为今之计,唯守行堤。
闻泇河其善有六,其不必疑有二:泇河开而运不借河,有水无水听之,善一。以二百六十里之泇河,避三百三十里之黄河,善二。运不借河,则我为政,反得以熟察机宜而治河,善三。估费二十万金,开二百六十里,比宋(?朱)尚书(朱衡重)新河事半功倍,善四。开河必行召募,春荒役兴,麦熟人散,富民不苦赔,穷民得资养,善五。粮船过洪,必约春尽,如果河涨,运入泇河,朝暮无妨,善六。为陵捍患,为民御灾,无疑者一。徐州城向苦洪水暴至,泇河既开,徐民之为(鱼)者亦少,无疑者二。如此禆于朝储于国计,不为浅也。臣不胜竦息,俟命之至。
《重修台庄闸残碑》,乾隆九(1744)年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彭维新立,原在东侧胡家大院河边。
如今船闸已不在。
沿河西走,来到船形街,华灯初上。
天后就是妈祖。中国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两位女神,即北方碧霞、南方妈祖。
女英雄刘守玟,牺牲于台儿庄战役之后。台儿庄胜利了,但外围战事未停。
刘守玟(1920—1938),湖南汉寿县人,1935年考入长沙女子中学。1937年加入湖南战地服务团、五十师卫生队,1938年5月在台儿庄东南禹王山阻击战中抢救伤员不幸中弹,被送到徐州铜山县陈塘村,牺牲后葬于村东乱坟岗。直至2004年,原房东后人终于通过媒体找到刘守玟湖南亲人,遗骸安葬家乡。


本想驱车去南侧运河主航道一看,交通限制,作罢。
后一篇:2023春节南游2洪泽湖、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