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涞水易县1 长堤山与后山奶奶庙

标签:
民间奶奶信仰涞水长堤山历代碑石易县后山奶奶庙涞水镇江塔 |
分类: 自驾篇 |
《大茂山》后,对民间宗教信仰中的奶奶产生兴趣。前文《邯郸娲皇宫》有许多奶奶,现今涞水、易县的奶奶则发展成奇葩。

5月30日,探易县后山奶奶庙。京昆高速错过路口,只好涞水西出高速,穿村西行。西武山村南,有小山突起,顶有庙宇,先去一探。
是财神庙,有零星旧石件。
西侧太乙救苦殿。
翻墙跳人。新殿称天仙殿,又称泰山行宫。也是座奶奶庙,而且点明了是泰山奶奶碧霞元君。
老碑《金牛山记》,字迹清晰。传说此山有金牛,大殿下有金牛洞,故又称金牛山。碑文:
“古遒县(涞水汉代名逎县,北魏称遒县)西,距城十里,邨(村)曰长隄(同堤),金牛山峙。昔人好义,为神举之;今人寻迹,籍神绪之。□□庙宇,非不整齐,然而圮矣;下置香地,非不有余,然而驰矣。地有生息,当修其圮,以补古祠;山有积蓄,宜救其驰,以护灵祇。况遇好施,莫使倾欹,庙胥补葺,兼护余资。勿使倒披,神皆护庇,庙檐漏隙,案欲无泥。重重障蔽,石阶颓敝,屐控难跻,层层甃砌。呈工献技,功成完备,神有凭依。善男信女,香烟毕集,禠可虔祈,苟不从逆。善道是趋,吉将攸暨,诚能惠迪,和气咸宜。祥终自致,神其鉴兹,降福适意,人不可期;人其念兹,见利思义,神不可欺。山上住持,请予勒志,予不获辞,爰书为记。
古词二阙:
备祠神庇求心遂,遂心求庇神祠备。恢宇庙基培,培基庙宇恢。累功因继美,美继因功累。碑勒显名垂,垂名显勒碑。敬学苏东坡回文《菩萨蛮》。
山在永阳(隋代涞水县名)城郭右,山护长堤村落后。地灵闻说有金牛,迹也久,年也久,宝殿森严遮洞口。缅想古人功德厚,庙宇成为神圣薮。岁多倾圮赖重修,昔赖某,今赖某,标碣刻铭应不朽。调寄《天仙子》。
本县儒学廪膳生槑(梅)阁□□□撰文书丹并篆额。
碑阴,为庙地产记录。可见,同治年间,有玉皇殿、后殿、东西配殿;虽没提奶奶,却感觉如同大茂山前圣母、后玉皇的布局;另外提了一个重要人物宗室都公。
一座寺庙,由大家捐款建成,却要不断置地,与民争利,恨不得四周土地全变成庙产:
“众善士共施钱伍百壹拾千整。本村共施钱肆拾千整。以上俱系同治三(1864)年募化钱文,修补玉皇殿正脊、后殿西脊,东西配殿重修。善士名姓其繁,实难备载,俱已载在匾上。以下□地坐落、亩数开列于后:宗室都公(?)舍香火养赡地贰段、陆拾亩:一段伍拾亩,一段壹拾亩,贰段俱坐落玉石砣。
官地肆段、壹拾陆亩:一段肆亩,坐落山西,东至郑姓,西至郑姓,南至道,北至隔子;一段肆亩,坐落山西,东至沟,西至许姓,南至张姓,北至坎;一段肆亩,坐落山西,东至郑姓,又至吕姓,西至道,南至隔子,北至沟,又至骆姓;一段肆亩,坐落东长堤村,西东至坎,又至刘姓,西至坎,南至杜姓,又至道,北至大道。
钱粮地壹段、□拾贰亩,坐落山后,东至道,西南贰至隔子,北至许姓;
关帝庙典地贰段、壹拾伍亩,一段柒亩,一段捌亩,贰段俱系出典本家承种交粮。公议日后如将此贰段典地赎出,务必将此钱文再置地亩。
另块《涞水县长堤村金堤山重修玉皇诸庙碑》,显示小山另名金堤山。碑虽残,却再现了寺庙嘉靖年间创建,万历、康熙、光绪年间重修的历史,以天仙诸圣母为中心,配以十王、药王、金花等殿的规模:
“诰授(下碑头补)奉政大夫钦加五品衔予告正定□学教授国史馆膳录己酉(1849)科□选训导□贡□南代理孟县正堂□科…。
距涞□西北有村曰长堤,村北有山曰金堤,县□亦名金牛山。其□有古庙…明昌(金章宗年号,下碑头补)□年石幢一,字剥落不可读。山之有庙由□久矣,明嘉靖年间创建…王殿(下碑头补),天仙诸圣母殿,旁翼以十王(阎王?)殿,前列四□祠、□真□□□□贤文…建之□委也第。山径崎岖,登降上下,每虞颠踬。□(万)历三十四(1606)年,杨家庄李君大贵…绅民亦协力募化,共成义举。基址既平,□虑雨水冲激,道路难行,砌砖石…,复修祠宇,涂堲黝垩,焕然一新,而火神、□官、江吏、大(太?)尉四殿,一时并建…瞻此庙之重修之原委也。康熙三十一(1692)年重修天仙殿,三十二(1693)年重修…,(三)十六(1697)年重修金花殿,山上围墙长一千□,日弓表以山门,环以山禅房,添…此庙之修造原委也。历年久远,上雨□风,栋宇倾欹,像塑黯淡,光绪…殿、药王殿、十王殿重加翻盖,其余诸庙□彩画见新,共费钱十千三百…十五日庙会。时幼曾游历,迄今六十余年矣,宦游远方,久为游…人事代谢,庙之颓废有由来矣。今绅民□□□□以妥神灵…岁月,以为后来之重修者劝,捐输姓氏□于后。
经理人(略)。
东侧的残碑头和一柱经幢。
后侧残碑存字:
“…等重修一过,至我(清朝)…康熙年间,又经合邑人等…福降祥,自可祜国而裕民,移…隆非浅鲜也,独可憾者,山上香…宗人府宗室都公(?)省方问俗,询及此山…至炭户张国栋,南至荒阶,西至李国…山者耕种,以供香火,以给养赡,噫嘻…之谓德;建之大,此之谓泽;施之远也……
龙飞雍正八(1730)年岁次庚戌孟冬上浣古旦…”。
这是雍正年间的记载,与同治庙地产碑相差了130多年,同样有“宗室都公”。这位都公应是清室皇族,这一带是他家封地。想起前文《房山99
从李氏宗祠碑谈明清时期良乡圈地状况》,这里距京不远,当属明清皇亲权贵圈地范围,上碑的“万历三十四年杨家庄李君大贵”,会不会也是明代重臣呢?


后殿仍是废墟,碎砖瓦砾。按大茂山一带庙宇布局,这里应是玉皇殿。
北望,隔西武山村,是连绵的丘陵。长堤山是太行余脉在平原的一处凸起。
西侧是什么矿,半个山挖没了。庆云寺花塔、后山奶奶庙分布在远山南侧。
南洛平上房易路,南过演练场,李家坟西转。
北行不远,是马头水库。
过水库向北,过地图标注黄岩的自然村。村中路窄,多经营香火金箔。也许发音关系,后山又称洪崖山。其中的后土皇帝宝殿。
看不出村中原有寺庙遗址。这些新建小庙大概相当于大茂山周围的奶奶行宫吧。
东北进沟,所谓后山、又称洪崖山,位于主山东侧崖上。远看,周围山高,显不出后山的气势。
来到山前,奶奶显灵,天也放晴了。
观音只是配角。按庙堂建筑,观音坐于西配殿的末端。
先看西殿。地藏王与观音一堂,只是朝向不同;居中是西山老母,演绎出求学庙、车神药王大殿。
东殿屋顶简陋,奶奶分身成车神奶奶、财神奶奶、生意奶奶。
初看不适,细想也通:过去,根据人们需要,奶奶衍生出糠疮奶奶、水痘奶奶、天花奶奶、催生奶奶、眼光奶奶、忌风奶奶、蚕姑奶奶……。现在,私车普及,都想发财,车神、财神、生意奶奶应运而生。
正殿内,一大排奶奶。
河南、湖北有很多刘秀逃难的传说。刘秀到过河北,最后在鄗(高邑)称帝,前文《赵州桥》有攀龙附凤碑。但是谁说得清刘秀是否到此?
东侧又是一座奶奶的大殿。除了车神、财神奶奶,多了平安、学神奶奶。
20多分钟,登上崖顶。迎面财门和财神殿。
财门边的乱砖石中,可见两块残碑。
砖头大的小碑刻有“中华民国八(1919)年三月”。残碑有“定兴县城内”及附近村庄人名、商号,捐款单位“两”、“千文”,当是清碑。
老屋原是谁家的侧房?甚至可能是储物间、牲口棚,说成千年古庙,太有才了!

继续上行。

一座铁皮房,称消灾转运大殿旧址;一座大碾盘,称奶奶的神物消灾转运台;而且乾隆皇帝曾来朝拜赠联。
三清大殿。
大门前,高台直下,门额“太宁宫”。
树木茂密,满缠红布条。
道教也好,民间文化也好,本应值得尊重。如此肆意妄为,造庙者真信教吗?没有信仰而建庙,目的只能是敛财了。
提了句修身洞,马上有人带路。
逛奶奶庙,能颠覆一个人对民间宗教、民俗文化的那点兴趣,大有看破红尘、大开眼界之感。感叹之余,又不得不佩服奶奶庙的经营之道:奶奶乃万物之母,千变万化,只要你需要,奶奶就能以相应的化身出现,改个名就行。
返回房易路,东南西北4个洛平村连成一片,打听庆化寺花塔的上山路线。花塔没人知道,庆化寺就在四村结合部的路西。
北过娄村,看看镇江塔。
不老的小碑,背面文字磨损得如同过了一个世纪:
“建于唐先天二(713)年,明正德元(1506)年、万历二十三(1595)年,几度修葺。古时,当夏秋之交常有山洪直泻,淹没庄田。为遏其患修塔镇之,故名镇江塔。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为县级文保单位。
涞水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
内侧石框,上下槛中部留孔,曾设石门。
古迹寻游拍得塔铭,借来一用,在此感谢,不知断句妥否?
”宝塔经来,悠悠而已,未审几代,始崇建造。兹者于今,大明正德元(1506)年四月日,本村龙岩寺住持比丘尼□不忍见的零落崩缺,谨发诚心,输资劝众,一心恭意,同修重补。厥工已毕,勒石永贻诸后云耳。塔匠张安、张永、凌□(俊?)”。


下文访上庆化寺及花塔,其东侧山上也在大建奶奶庙。
前一篇:2017大茂山4 东北登顶
后一篇:为什么博客中的文章会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