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自驾邯郸4

标签:
129师司令部将军岭娲皇宫北齐刻经与石窟民间神祗 |
分类: 自驾篇 |
回望来路,太阳从东方升起。天气终于放晴。
涉县曾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地。一二九师发展起来的“刘邓大军”,“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
地图。
清漳河从县城西侧流过。一二九师司令部曾驻扎在县城西北4公里的赤岸村。而娲皇宫位于其北10公里处。
过河先去赤岸村。
流向县城方向。
“将军岭”碑,邓小平1990年题写。
这里安放着刘伯承、徐向前、李达等将帅骨灰和一二九师先烈的遗骨。
沿山梁而上,129阶位置,是小平题写的“刘伯承元帅纪念亭”。
1986
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部分灵灰安放于此。右碑刻徐向前题写:“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徐向前(印),一九八七年六月”。
最后是小平像。
8:50,返回村口,去南侧一二九司令部。
1940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太行山区时创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战地指挥所。1945年12月迁至武安。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五年的时间。
司令部开放时间,改到9:30。干脆先去娲皇宫。
9:40,来到唐王峧沟沟口,停车10元。娲皇宫位于沟内凤凰山上,距沟口约2公里,电瓶车10元;门票不低,60元。凤凰山,孤立群山,形似屏风,又像太师椅。
娲皇宫,俗称“奶奶顶”,坐落于凤凰山2/3高度的凹形悬崖台地上,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女娲的古道观。
同响堂山石窟一样,这里也是坐东朝西。已近10:00,娲皇宫还静默在山体的阴影里。
据记载:这里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仅“神庙三楹”。北齐文宣帝高洋(见前响堂石窟文),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开凿石室,内刻佛像,将佛经“勒之岩壁”,大规模修建。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而供奉女娲,大约始于明代。
娲皇宫现存,除山上的北齐石窟刻经和起首朝元寺为佛教,其它属道教。
朝元宫,又名十方院、大悲准提庵。因为首庙,遂名朝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1702)年,1938年被日军焚烧;1992年恢复。
山下建筑分还有停骖宫、广生宫、吕仙祠道观,回来再看。
女娲像后可清晰看到山上的娲皇宫。
上山还要检票,单山下票价30元。
十八盘比北响堂山路短,约1公里,20多分钟,就到北侧的山门。
山门清代修建:“蓬壶仙境”,联为“凤山名隆三岛,神仙势压十洲”。
古碑刻“古中皇山”,龟趺已损,碑头雕螭不同,中刻有一佛二菩萨。北齐遗存。
中皇山,出自《山海经·西山经》:(皇人山)“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可查,现代称“中皇山”,一处是这里,另一处在陕西安康平利县。临潼骊山也有伏羲女娲兄妹成婚、造人炼石传说。
牌坊、鼓楼之间的崖壁,为娲皇宫北齐摩崖刻经第一处,最为完整。比响堂山石窟刻经规模大得多。
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北齐天保年间,共刻六部佛经,分五处刻于崖壁之上。刻经面积 165
平方米,共刻经文 13.7
万多字,称“银钩铁画,天下绝奇”。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称“天下第一壁经群”。
北齐石窟两处:窟外侧尚存力士残像,洞檐仿木斗拱云瓦完整。
窟上部半圆弧状,不知能否算是“覆钵丘”?左(北)窟顶隐约有“天造地设之境”刻字,据称是明万历年间刻。若按照响堂石窟“塔形窟”规制,刻字位置应该曾有山花蕉叶。
不同响堂石窟,这里内壁遍刻《十地经》经文。
南望梳妆楼和娲皇阁,近为六角亭。
梳妆楼正面,建于清初。
百姓感于女娲补天炼石,烟熏火燎,仙颜憔悴,特意为她建梳妆楼。一楼供奉送子观音,以彰女娲贡献。
娲皇阁前左右有碑,应为近年重刻清碑,记录了咸丰二年(1852)三月十五日,因祭祀不慎,娲皇宫焚毁,涉县令李毓珍组织重建的过程。北碑为时人纪念县令李毓珍的功德碑。
“钦加知州衔邑侯李大老爷印毓珍功德碑”
“功无难易,断则速成。政无洪纤,公而无弊。要非明足以察勇足有为者,不足语此。若是者,于我李老父台。台顶之役见之方。娲皇宫之被灾也,佥曰经费维艰,谋新非易。公慨然任之,仿赎金之意,募布地之缘。由是众善奉行,不期年而蒇,事可谓神速矣。尝恐胥吏为奸侵渔足虑,爰择绅耆俾司出入。督工则轻骑频来,指示则规模式廓。讵非胸藏金镜、手握慧珠者与?或者曰:此公之绪余耳。使公崇登枢府,将治吏官,方澄叙理,此民俗丰盈,区区之役,何足为公重然。而配德者不忘,所自饮水者必思其源。合境士民难恝然于公也,爰濡彤管,谨树丰碑,俾千百世瞩公遗事者,犹想见公风徽。
台顶司事绅商士庶仝敬。
南侧,是李毓珍撰书的《重修唐王峧娲皇宫碑记》,记录了清咸丰年间重修娲皇宫的过程:
“粤嵇世有代谢,事有废兴,而惟功德实被于人者,乃历久而不易。涉西唐王山有娲皇宫焉,一邑之胜境萃于是,一邑之禋祀亦莫盛于是也。每岁三月朔启门,越十八日为神诞。远近数百里男女坌集,有感斯通,无祷不应,灵贶昭昭,由来久矣。壬子(1852年)春不戒于火,祠宇尽毁,仅余钟鼓楼数事。宫之创建,大约始于北齐。前明曾两修茸。迨我朝自顺治以迄嘉庆叠次重修。碑记悉详,邑志且多,宰是邑者为之倡,珍不□忝司牧设,因循诿谢使□灵不妥,古迹就湮,其愧前型,滋神恫也多矣。爰择其乡之绅商老成练达者十余人,或司募化,或督工役,诹吉兴工,期速蒇事。□近境邻封赖神之庇,悉乐善好施,旬月间得赀五千余缗。被灾之古洞、杰阁、享殿、粧楼,悉仍旧址,一为鼎新,轮奂翬飞。庄严宝相,较诸曩时,有大过焉者。而又于山门外添立牌坊一座,颜曰:蓬壶仙境,记其胜也。山麓碑房五楹,丰碑林立,则布施之姓字、工程之细数载焉。入山门右建鲍厦三楹,名曰憩云,以便进香者于此小憩焉。厦右建小亭一座,至此者觉烦悉涤飘飘乎,有登仙之想。享殿东建迎爽楼三楹,楼下即官厅,以备祭祀更衣之所。此则旧时所无而新设者也。计共费七千余缗。工始于咸丰二(1852)年秋七月,竣于三年夏六月。噫,工诚钜也,力亦勤矣,乃在事,诸公咸归德于余。余曰:此神祗所默相,善士所捐输,诸公所经理。余虽絜领提纲,不过因人成事而已,何力之有焉。工已毕,用述其巅末,以泐诸石。
赐进士出身知州衔知涉县事□门李毓珍谨撰并书捐银一百两。
(涉县教谕、城守尉等姓名略)。
大清咸丰三(1853)年岁在癸丑夏六月谷旦”。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可查:娲皇宫修复后两个月,清咸丰三(1853)年8月,太平军将领林凤翔北伐,过山西,进涉县,县令李毓珍抵御被杀。
娲皇阁,依山而建,坐东面西,上临危岩,下瞰深壑。
娲皇阁建于北齐大石窟之上。据记载:石窟前原有神庙三楹,明嘉靖年间改建为楼阁。明万历三十六(1608)年,不慎失火,楼阁被焚。明天启六年(1626年)就楼基、套石窟、凿条石、券宝顶,再建拜殿,并在宝顶上建三层楼阁,故名三阁楼。
一层拜殿,是北齐石窟基础上垒石改建而成。这是祭祀女娲的主殿。
殿内石窟,北齐印记已无。供奉娲皇圣母,其后通台是“九天玄女”。
自拜殿,先上梳妆楼二层。
梳妆楼二层,是娲皇圣母手扶秀发塑像。
二楼是清虚阁。壁画讲商纣王进香见女娲像题淫诗,女娲派三妖女毁商朝的故事。
最高补天阁。讲共工撞断不周山,天塌地陷;女娲炼取五色石补天的故事。
三阁楼用铁索与崖壁相连,起稳定作用,故有“活楼、吊庙”之称。
下山后,补看三座道观。
子孙殿,求子神庙。供奉的九尊神像是以前不知道的。
停骖宫。是达官显贵、豪门富户之人到娲皇宫祭祀、游览下马憩息之所,建于清康熙六(1667)年。正殿歇马殿,中间供奉娲皇,两边是紫霞元君和碧霞元君。
返回赤岸村,先去一二九陈列馆。
返回涉县县城午饭,727公里。天气预报有雪。14:08,上青兰高速,原路返京。
在涉县一直晴天,中午气温高达18℃,麦田返青。不想,出马鞍山超长隧道,就一下子进入浓雾里。
邯郸服务区,雾霾更重,夹带小雨,气温0℃。据称雾已经比上午轻多了。
15:24,邯郸北转G4,828公里。进入维修中单线放行的京港澳高速。
过元氏,转青银高速,石家庄西转京昆高速。19:00,住曲阳县城,1090公里。第二天看北岳庙。